1.上海高温天气持续,部分医院慢病患者就诊小幅上升,如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患者。
2.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夏季应规范用药、定期监测血压,注意温差变化,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情绪稳定。
3.为避免贪凉生病,室内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以上,进出空调场所时注意保暖。
4.盛夏时节饮食饮水要适量补充水分,成年人每日饮水量推荐为1500-1700毫升,夏季饮水量可增加至平时的1.5倍。
5.由于夏季出汗量大,血液粘度增大,患者要坚持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才刚高温“大火收汁”又迎连续暴雨,进入盛夏上海气温持续高位,多家医疗机构显示,门急诊总量基本平稳,慢性病患者就诊有小幅上升。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等医疗机构内获悉:近期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患者有所增加。夏日炎炎慢病患者如何安然度夏?医学专家对此带来健康提醒。
夏天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浦东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岗介绍:夏天气温升高,人体出汗增多,血液浓缩,伴有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患者还应规范用药,定期监测血压;注意温差变化;坚持低盐低脂的饮食,戒烟限酒;适当减少运动量,注意运动时间;少量多次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情绪的稳定。
一般来说夏季平均血压偏低,但高血压病人多伴有动脉硬化,夏天出汗量大,血液浓缩,血管易堵塞,血压骤升可能会导致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特别是在调整用药后,随时关注血压变化情况。
气候炎热该怎样避免贪凉生病?金山医院急危重病中心副主任张峰说:夏季室内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以上,保持室内温度恒定,避免直接对着出风口的冷风吹。进出空调力道较强的场所时,可以带一件薄衫在空调较强的环境下穿上。盛夏适当减少运动量,将运动安排在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傍晚,不要在起床后马上运动,以免发生清晨高血压。运动种类可以选择打拳、健走、游泳等。外出或运动归来,牢记不要大口喝冰饮料或洗冷水澡。
针对盛夏时节饮食饮水,上海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提醒:市民夏天要及时补充水分,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根据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为1500-1700毫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夏季饮水量应为平时的1.5倍,即2250-2550毫升。如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者需要服用利尿剂者,应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市民饮用白开水,或含盐不超过1%的低浓度盐水能有效补充水分,也可通过吃水果和蔬菜来补充。至于运动饮水,前后称体重每丢失0.5千克就要补充2-3杯水。睡眠时也会流失水分,所以睡醒后应饮用一杯水。
夏天由于出汗量大,水分流失多,血液粘度增大,更要坚持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身体水纳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继而会导致高血压。日常应少吃油炸荤腥食物,防止血管堵塞,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蛋奶鱼虾等优质蛋白。同时也不要吃得过饱,不利于消化吸收。
夏季夜间气温较高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不佳,血压波动增大,给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大的隐患,如入睡之后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夜间血压升高,导致出血性中风。医学专家最后建议:夏天要创造舒适睡眠环境,保证充分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睡前不要饱食、喝咖啡,不要进行刺激性的活动,如打游戏、看比赛等。如果夜间睡眠不足,可以适当延长午睡时间来弥补,保持平稳情绪、血压稳定,顺利安然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