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眼中的吉林(2024.7.11)丨改革开放新篇“瞰”吉林 打造“避暑经济”新高地

今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特别栏目《改革开放新篇章》走进吉林,报道吉林正以改革之姿,引领传统制造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全面振兴的画卷正在铺展。





“清爽”吉林迎客来。新华社客户端刊发《跟着美食去旅行:“味蕾游”成为中国游客出行新潮流》,报道吉林市举行世界锅包肉大赛使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文旅新IP新华网刊发《加密航线 玩法升级 吉林打造“避暑经济”新高地》,报道22℃清爽吉林迎来大批游客,长春机场为此新增开航班千余架次,让吉林成为八方辐辏的“避暑经济”新高地。国际在线刊发《暑期旺季延吉玩法“上新” 解锁延吉旅游“新体验”》《跨境游持续火爆 中外游客在延边实现“双向奔赴”》,报道延吉市开展“城市花车巡游”、青年延吉咖啡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吸引游客纷纷打卡,实现旅游“双向奔赴”。农民日报客户端刊发《“冰雪+避暑”,吉林推出夏季旅游消费新玩法》。





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央广网刊播《沈白高铁通化西站站房穹顶首次亮相》等4篇。

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其中报道榆树市为提升社区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开展为期5个月的针对性培训,提升社区干部职工的服务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新篇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播发《一分钟“瞰”吉林》《<改革开放新篇章>黑龙江/吉林》《改革开放新篇章 吉林:“穿越”造车工厂 传统制造业焕发新活力》《改革开放新篇章 “吉林一号”瞰松花江 旅游走廊互联互通》,宏观展现一汽红旗制造中心、中车长客复兴号动车组制造基地、长白山景区绿色生态、梨树县百万亩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等欣欣向荣的景象,报道吉林在全面振兴的新起跑点上,以全面创新、改革推动工业、农业、经济、社会民生、教育、生态、文旅等各个领域率先实现新突破。



“清爽”吉林迎客来
新华社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跟着美食去旅行:“味蕾游”成为中国游客出行新潮流》,报道吉林市举行的世界锅包肉大赛落下帷幕,但影响力持续扩大,大批游客搜寻着“锅包肉”的香气慕名来到吉林,用“吃货”视角打开到吉林旅游新视野,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成了吉林市乃至全省吸引“流量”变“留量”的亮眼招牌。

扫码查看原文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吉林延边:暑期迎来民俗旅游热》,报道延吉市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为游客展现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同时带火当地旅拍行业,延边州暑期民俗旅游持续火热。

新华网刊发《加密航线 玩法升级 吉林打造“避暑经济”新高地》,报道22℃清爽吉林成为游客避暑消夏的热门出行目的地,长春机场为此新增开航班千余架次;长白山机场新增了长白山-沈阳-深圳航线;四通八达的航线、旅游玩法的升级,让吉林成为“避暑经济”新高地。

扫码查看原文
国际在线

图片

国际在线刊发《暑期旺季延吉玩法“上新” 解锁延吉旅游“新体验”》《跨境游持续火爆 中外游客在延边实现“双向奔赴”》,报道延吉市以“城市花车巡游”、青年延吉咖啡嘉年华、电商啤酒美食节等系列活动为主线,为游客创造丰富的旅游体验;珲春口岸出入境的游客数量持续攀升,单日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中外游客通过珲春口岸便捷地实现旅游“双向奔赴”。

扫码查看原文
农民日报

图片

农民日报客户端刊发《“冰雪+避暑”,吉林推出夏季旅游消费新玩法》,报道吉林市依托北大湖体育旅游经济开发区与松花湖风景名胜区两大资源的联合,组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聚焦“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演艺”,引入避暑休闲项目、策划品牌文旅活动,让冰雪经济的“一季绽放”变为“四季繁荣”。

扫码查看原文



新华社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沈白高铁通化西站站房穹顶首次亮相》,报道沈白高铁通化西站站房屋盖钢网架施工顺利完成,曲线带状站房穹顶亮相。“老”铁路即将迎来与高铁“牵手”的动人时刻,见证其历史性蝶变;新华网、央广网刊发相关报道。

扫码查看原文

图片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把社保政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白城市不断提升社保服务水平侧记》,报道白城市社保局定期走访各类参保企业、人力资源(劳务派遣)等单位和进社区、乡村、银行,把社保政策送到群众“手里”,不断提升社保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