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礼仪之邦,中国自古就有句俗语,叫“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但是面对中方的以礼相待,欧盟却针对中国电动车领域祭出“加税”大棒。而就在欧盟得意洋洋等待中国让步的时候,却等到了中国商务部打响的反制,欧盟也该尝尝苦果了。
(中国商务部打响对欧反制)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收到来自中国机电产品进口商会正式提交的申请书后,中方决定自7月10日,将针对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调查中企一事的做法,贸易投资壁垒调查,主要涉及到的产品有铁路机车、光伏、风电、安检设备等。
商务部还特别强调称,将采用问卷、听证会、实地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情况。如果不出意外,这项调查会在明年1月10日结束,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那就会再延长三个月。
这条消息一出,很有可能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原因很简单。此次提出申请的是主体中国机电产品进口商会,简称“机电商会”,其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机电进口行业唯一的全国性商会。
(欧盟委员会主席 冯德莱恩)
目前该商会现有会员企业超过1万家,这些企业构成了中国机电行业的主要力量。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此次机电商会提出对欧盟发起反制裁措施,就是该商会在通过汇聚整个行业的力量,形成统一的声音。
说的简单点,就是机电商会发起的反制行动,实质上是代表了数万会员企业共同的利益诉求。因此,这样的反制打响后,很大程度上会让欧盟无力招架。
但是遭至这一后果其实是欧盟自食恶果。要知道,自去年7月份欧盟《外国补贴条例》正式生效后,就没少做过专门为难中企的事情。在今年2月份,欧盟宣布对中车旗下核心子公司展开反补贴调查,给出的理由是该公司涉嫌利用补贴扭曲欧盟单一市场。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出手)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欧盟的借口罢了。而事情的起因,就是保加利亚交通部向全球招标,宣布要购置20列电动推拉式列车,以及附带售后维修。然而,中车旗下子公司给出比竞争对手给出更低的报价后,欧盟的目光就瞄准了中车。
最终结果,就是在今年3月份,中企旗下子公司被迫退出保加利亚的公开招标项目。面对欧盟的步步紧逼,中方深知中欧长期建立起来的良好信任一旦被打破,再重建就非常之不易。
因此,欧盟对华出手后,中方保持冷静克制,商务部进一步与欧方展开交涉,指出欧盟做法的不合适之处。但经过沟通后,欧盟非但不制止自己的过激行为,反而还得寸进尺,对中国电动车领域加征了临时关税。
(中国对欧盟猪肉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对于欧盟频繁的对华实施挑衅,中国不会被动挨打。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中方已经对原产于欧盟的相关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而在欧盟对华关税正式生效后,中方又宣布将于7月18日,召开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案听证会。这两项措施,都可以被视作为是中方展开的反制手段,而现如今对中国对欧盟调查中企行动展开调查,其实就是中方对欧盟打响反制的“第三枪”。
总而言之,欧盟现在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吹灭别人的灯,是否能确保自家的灯长明。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经过多年积累,中欧才拥有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的身份。如果欧盟执意破坏中欧关系,那最终必然是失道者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