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师生组建的
“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青年先锋”
省级基层治理寻访宣讲队
赴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实地调研
寻访基层治理青年先锋——刘月琴
大学毕业以后
刘月琴扎根基层工作八年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我要当多大的干部
而是我可以为大家带来什么”
这是刘月琴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是什么让这位“90后”女青年有如此感悟?
让我们一起走进
刘月琴深耕基层的青春岁月~
厚植民心
深入群众凝聚力量
刘月琴刚来到崇阳县白霓镇大塘村
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
却屡遭拒绝
群众说不通、请不动、不配合
于是她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驻村生活
三个月里与村民同吃同住
做饭、送菜、聊天
一次次守望相助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我的土办法就是打好感情牌”
刘月琴认为驻村工作开展得很值得
“这样既让村民买我的账
我也知道村民在干什么、想什么、盼什么
我的工作才能做到他们心坎上”
笃行利民
心系群众踏实有为
“有为才有位,
你要有所作为,提升人民幸福感,
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
随着志愿活动的热烈进行
刘月琴发现必须把群众“要我做”的思想
转到“我要做”上来
围绕“点、线、面”的工作思路
她将村里乡贤和妇女两大群体动员起来
刘月琴讲述乡贤议事厅背后的故事
在刘月琴的组织下
村湾按姓氏组建乡贤理事会
定村训、修村路、建河堤……
解决了农村事多人少
组织发动群众难的问题
此外
刘月琴积极拓展白霓村“红花之家”
金姐议事角和幸福蔷薇街
把女同志的力量利用起来
引导广大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共同缔造
打造一批“干得成、可复制、能推广”的
妇女自治样板
为基层治理贡献一批巾帼力量
勤思惠民
为民解忧挺膺担当
刘月琴的同事朱锦隆说:
“她做的事情已远超过她本人工作的职责,
完全出于她自身的爱心和热心。”
刘月琴发现
全村常年在外务工的人数将近一半
留在村里的大多是高龄老人和孩童
于是她组织开展“吾老吾幼日”
举办助餐、义诊、义剪、康养一系列活动
确保老人“有人照护、有人慰藉、有人关怀”
同时
针对“孩子放学无处可去”的难题
她开设“红领巾周末有约”活动
腾出村委会的会议室作为孩子的上课场地
动员务工人员设立“爱心基金”
刚开始时
假期课堂活动的老师不够
刘月琴身先士卒担任英语老师
想方设法帮助农村家庭
解决“一老一小”后顾之忧
刘月琴的用心付出
也得到了孩子的认可
“班里一个很内向的留守儿童
在作业背面给我写了一段感谢的话
那一刻我觉得很幸福。”
留守儿童“小宝贵”在作业本背面写给刘月琴的话
“团”聚青年
共书基层治理青春华章
基层治理寻访队还组织
省青年宣讲团成员刘明辉
和刘月琴开展示范性宣讲
寻访队秉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的原则
借力大市村“湾子夜话”协商会
把宣讲搬到村民家门口
村民围坐在大市村小广场上
刘明辉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神
着重强调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奋斗
刘月琴分享了自己
在基层治理主阵地上拼搏奋斗的故事
并对青年寄语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
要带着为社会发展奉献自我的朝气,
更要有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
精彩纷呈的宣讲
无一不激励着在场青年
大市村小广场上举办“湾子夜话”宣讲会
基层治理寻访队学生代表王笑笑表示
“此次寻访让我们更加深刻地
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与崇高性
向青年先锋致敬
我们青年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准备,
在基层治理等各领域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
让我们一路同行
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凝聚青年力量!
编 辑 | 陈 敏 审 核 | 周婷婷 值班编委 | 邢 鑫 来 源 | 华中师范大学团委、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韩梦龙、马蕊、王笑笑、吴晓娱、宋青华、李从政、刘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