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丨探访龙卷风过后的山东东明

AI划重点 · 全文约1388字,阅读需4分钟

1.7月5日下午,山东省东明县遭遇40多年来的第一场龙卷风,导致部分房屋受损和人员伤亡。

2.风灾过后,东明县迅速组织救援,设立临时预检分诊区、轻症处置区和重症抢救区,对伤者进行救治。

3.由于此次灾害,东明县3200余棵行道树受损,部分电线杆和道路被损坏,全县城乡于7月6日恢复供电和供水。

4.东明县人民医院在风灾期间共接诊49位伤员,其中大部分为颅脑外伤和胸部外伤。

5.目前,住院患者仍有37人,部分病人已出院或转院治疗。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央广网菏泽7月9日消息(记者程立龙)7月7日下午3时左右,李满迎来了龙卷风之后的第一场大雨,听着雨滴噼噼啪啪地打在下午刚铺好的彩钢板屋顶上,她心里安稳了不少,“好在是不用担心挨淋了!”
图片
李满回忆龙卷风到来的情况(央广网记者 程立龙 摄)
李满是山东省东明县雷庄村的村民,7月5日下午,她遇到了人生四十多年来的第一场龙卷风。“当时天黑得跟晚上一样,屋外的风刮得呜呜的,一共持续了七八分钟,我一直躲在屋里。”李满回忆说,风停后她看到正房北屋房顶上的瓦被刮走了一大片,窗户上的玻璃破了几块,固定在南屋房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也吹没了……
7月5日14时30分左右,受强对流天气影响,菏泽市东明县城关街道、菜园集镇、沙窝镇出现龙卷风极端天气。城关街道雷庄村是遭受龙卷风影响最严重的村子之一。
李满说,龙卷风过去后不到20分钟,村干部就开始挨家挨户统计受灾情况,特别关心“有没有人受伤”。
图片
李满家的房顶已经换上彩钢瓦(央广网记者 程立龙 摄)
“好在一家人都没事儿。”李满和孩子在村里有两处宅院,清点完损失,一家人先搬到了情况稍好点的后院儿。屋顶上原来的红瓦不好买,先找施工队用蓝色的彩钢瓦铺在屋顶上;破损的窗户也先用化肥袋子遮住。
当天下午,位于县城南部的东明县人民医院也迎来了忙碌的一刻。
7月7日,医院急诊科主任乔增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龙卷风刚刚结束的14时35分,医院接到指令,7辆120救护车陆续出车急救。15时17分,医院急诊科接到第一位伤员,持续到18时18分,医院一共接诊了49位伤员。
图片
5日下午,医院里正在抢救伤员(央广网发 乔增海供图)
“大部分病人是颅脑外伤和胸部外伤。”乔增海说,一下来了这么多病人,在他33年的急诊从业生涯里也是头一次。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当时不用挂号登记,更来不及缴费。”乔增海介绍,医院对伤者开辟了绿色通道,随时来随时治疗,有的患者没有家属跟随,就由医生护士陪着一起做检查。
医院里不仅只有急诊科在忙碌。当天下午,东明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护理、后勤、保安等200多人都迅速到岗,一起加班应对。前来的伤员越来越多,医院设立了临时预检分诊区、轻症处置区和重症抢救区,急诊科、外科、内科、重症监护室相互配合,对于中重度患者不同专业多学科联合处置。针对部分病人受到过度惊吓的情况,医院还专门安排了精神科医生为其提供心理疏导。
东明县卫健局党组成员李飞跃向记者介绍,患者全部收治之后,医院立刻开始了建档统计、通知家属、协调转院等后续工作,很多员工5日当晚都是通宵不眠。
“现在住院的病人还有37人,有十来个病人已经出院,还有部分病人转院治疗。”乔增海说,顺利的话10天左右这些病人就能出院。
解放路是东明县城的一条南北主干道,7月8日下午记者路过时,道路两旁已经看不到被龙卷风吹倒的树木,部分行道树的树冠刚刚修剪完毕。
图片
龙卷风过后,工作人员处理被吹倒的树木(央广网发 东明宣传部供图)
东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王方领告诉记者,龙卷风过后,全县3200余棵行道树受损,受灾区域倒伏的电线杆、行道树堵塞了道路。当时,局里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全局行政执法、园林绿化、环卫等部门齐心协力,打扫清理直至6日凌晨3时,主要道路实现了畅通;到下午4时,受损的行道树要么扶植修剪、要么清理剔除,也基本处理完毕。
在县城尊道街,被龙卷风吹倒的电线杆也已经重新“站”起来了。“这条线路是电力受害的中心地带,电线杆倒了12根。我们采用了‘先复后抢’梯次复电等方式,迅速开展电网抢修。7月6日20时前,全县城乡恢复了用电。”国网东明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张欣说。
“恢复供电一小时后,我们就恢复了城乡供水。”山东东源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富生对记者介绍,停电期间,他们根据防台风、防龙卷风预案,开始排水和检修设备,恢复供电后很快恢复了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