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江远投资张江:首关4亿美金,一家新VC如何做到的?|钛媒体创投家

全文3620字,阅读约需11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江远投资首期美元基金正式关闭,募集规模近4亿美元,基金期限为10年+2年。

02江远投资主要聚焦医疗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科技领域的投资,阶段覆盖早期到中后期。

03目前,江远投资已投资14个项目,其中近半数企业成功获得下一轮或多轮融资,部分企业价值增长高达10倍。

04除此之外,江远投资愿意通过接老股的方式来支持优秀企业,实现多元化的退出路径。

05张江表示,江远投资将严格遵循投资纪律,长期为LP提供确定性,为社会提供巨大需求与此前无从获得的价值。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LRI江远投资创始人、CEO张江
现在出来做VC是不是一个好的时机?张江用实际行动给了答案。
2022年成立LongRiver江远投资(以下简称:江远投资),彼时正处疫情期间,他每天泡在家附近的自习室写募资计划书、准备尽调材料,仅2022年2月去了30次自习室,耗费98个小时。之后与LP开了30多次视频会议,超3亿美元的第一笔募资终于尘埃落定。
这样的募资速度与张江及团队过往的成就密不可分。他是上交所科创板首届咨询委员会委员,也曾任H50(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第三届轮值主席。在平安集团工作九年,主持完成过海内外50多个医疗与科技领域的投资项目。
有17家公司已在上海、深圳、中国香港、美国交易所上市,其中不乏估值增长200余倍,单项目盈利达到2倍的案例。
或许这是LP投资他的其中一个理由。近日,江远投资首期美元基金正式关闭,募集规模近4亿美元。LP覆盖亚洲、欧洲等地的国际保险资金、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知名母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基金期限为10年+2年。相较于常见的7+1=8年,退出期和延长期足足多出4年。
基金周期的延长与投资领域之间存在必然关系。江远投资主要聚焦医疗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科技领域的投资,阶段覆盖早期到中后期。这些企业从初创到IPO,至少需要10年以上时间,他们需要更具耐心的资本的陪伴。
目前,江远投资已投资14个项目,包括全球领先的模块化手术机器人项目瑞龙外科、新型疫苗研发企业迈科康生物、光伏用导电粉体材料公司睿衡新材料等。其中,近半数企业成功获得下一轮或多轮融资,部分企业价值增长高达10倍,在推进临床试验、管线出海、业绩增长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张江认为:“一定需要聚焦和深耕。只有聚焦,我们才能挖到“水下”的优质项目,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能力圈,才能聚拢产业资源帮助企业,才会带来最真实的确定性。”
在他眼中,一家合格的创投机构应该能持续为LP提供确定性,为社会提供巨大需求与此前无从获得的价值,而不是供给已经满大街的东西,做机会主义者,“遇到什么风来就插什么翅膀”。
新生代的江远投资,不是一家“单纯”的VC,退出路径也不完全依靠上市。“上市不应是创投行业唯一的退出路径。我们将寻求多元化的退出路径,包括转让,优先分红等方式,这也是团队过往经验中所擅长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投资和支持早期科技企业,针对目前优秀项目退出难的行业现状,张江表示,我们愿意通过接老股的方式来支持优秀企业。”
独有的项目来源,强力的资源支持,创新的交易结构设计和多元化退出路径,得以让一家新机构在一级市场低迷时“异军突起”。
以下为钛媒体创投家与张江的对话: 
钛媒体创投家:在募资难的大环境下,为什么选择离开平安集团,出来创立LongRiver江远投资?
张江:我希望通过创业的方式,按照自己一直希望的样子打造一流的科技投资平台,和靠谱的伙伴们做一件长期热爱的事情,有更多的活力和机制,继续做我们专业和擅长的领域。
钛媒体创投家:平安集团的经历给您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张江:我在平安工作近九年时间,身兼多重角色,是一名平台上的“创业者”,从0到1搭建和带领创投公司;一名“投资人”,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40多家企业,其中接近一半的企业已经上市;还是一名“管理者”,包括在其医疗科技上市公司担任资深副总裁。
在大型的综合金融集团中搭建一个全新的体系化投资平台,并且能够深度参与保险业务、进行险资管理、带领医疗科技团队,这样的全球视野和多面经验对我来说非常独特和宝贵。保险包括医保和商保,是当下医疗改革的重要推手,对于理解和支持医疗项目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钛媒体创投家:在新平台上,能否创造出以往辉煌的业绩?底气是什么?
张江:我相信会的。
第一,我们是成熟的团队。我们有一支长期共事、“和而不同”的核心团队,一起共事已有6—8年,有些同事曾经离开很多年,在江远成立后回归团队。大家之间非常熟悉,价值观相同又各有独特的视角和互补的能力,合作高度默契。所有人的福利和出差标准全员平等,激励和决策机制也非常扁平、公开和透明。
第二,做自己熟悉且擅长的事。江远团队有长期聚焦带来的深厚产业资源,大家各自深入到以研究为核心的产业投资,组织分工明确又彼此支持,一切流程围绕项目服务,快速讨论和专业决策。内部机制灵活有活力,外部合作资源也更加丰富深入和市场化。
钛媒体创投家:内部投决是什么流程?谁来做最终投决人?
张江:我,还有科技、医疗条线在内的2位行业负责人,组成IC。一般是全员参与讨论,由IC多数票通过。
同时,我们有个很创新的“银弹”机制,前线同事在一定规则下,有机会去投资IC不同意的早期项目。因为早期投资的最大收益往往来自少数人的独特眼光。我们愿意相信和支持专业同事去捕获“非共识的正确”,让前线在必要时可以“开枪”。
在流程中有两个特色。一个是以研究为导向,深入聚焦。
从行业划分来讲,例如医疗这样的大行业我们首先细分成200多个四五级子行业,每半年重新检视,通过两天的全员讨论精选出仅15%左右的重点细分,之后团队再聚焦深入研究,寻找投资机会。团队分工上,投资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聚焦的垂直领域,不允许横跨,在考核等方面强调长期专注,“守土有责”的同时避免跟风和内卷。
投资流程上也有一条纪律,每个细分的研究必须在投资项目之前进行。如果没有经过全员讨论投资策略,我们不允许这个细分领域的任何项目上会立项。这样可以避免研究精力过于发散,被来自各个不同行业的项目推着走。
另一个特色是系统化管理,全流程且高效的IT系统,包括移动端。系统非常方便分享和管理项目信息,进展追踪和投后情况,管理协议文件和签署流程,并形成知识信息的沉淀和复盘。这套系统的初版在公司成立当月快速上线,对于一家新成立的GP来说难能可贵。
钛媒体创投家:LongRiver江远投资的介绍是“嫁接全球动力,助力和培养下一代产业领导者”,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定位?
张江:第一,国际化背景和视野。之前在险资集团的时候,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40多家企业,大约有40%的项目在海外,且获得了一流的回报。我们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兴机会,同时也支持中国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出海,成为未来全球产业发展的领导者。
第二,专注科技投资,偏重早期同时具备与龙头企业合作经验和能力的项目。科技背景是我们的团队特色,80%以上的投资前台是理工科背景出身。我自己本身是计算机工程博士,在国内和欧洲从事过七年全职前沿科技研发,也有幸受邀连任上交所科创咨询委员会首届和现任委员。
钛媒体创投家:是否意味着上市退出,不是江远回馈LP的主要路径?
张江:上市仍是重要的退出路径。过往江远投资团队投资的40多家企业中,已有17家上市公司,IPO成功率很高。上市的选择也比较多元,包括A股、港股还有纳斯达克等。 
但上市不是唯一的退出路径,我们将寻求多元化的退出路径,包括并购转让,优先分红等方式,这也是团队过往案例中所擅长的
钛媒体创投家:主要投资哪个阶段的项目?投资具有哪些特质的创业者?
张江:早期到中后期都有,目前已经出手的聚焦在天使到B轮。此外,我们非常看重投后表现优秀项目的连续追加投资,预留了基金30%的资金专门用于追投。
我们对于项目的标准是“要么第一,要么唯一在早期阶段选长坡厚雪的赛道,提前发现结构性机会,投产业链核心环节的创新公司。
对于创业者,最看重是否具备 “企业家精神”,足够坚持和热爱,百折不挠,把公司利益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的长期信仰,躬身入局、全身心扑在业务上、对细节极致追求、行动力快的企业家。
钛媒体创投家:看到很多老基金募资难、退出难的情况后,您在做新基金的时候有哪些新的思考?如何更好地向LP交代?
张江:过去十年我带领投资团队,主要围绕十五个字打造我们的核心能力,即 “找得到”,“看得准”,“投得进”,“帮得上”和“退得出”。
做到这五个核心能力,一定需要聚焦和深耕。唯有聚焦才能挖到“水下”的优质项目,才能打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能力圈,才能聚拢产业资源帮助企业,并最终带来最真实的确定性。
要破解“内卷”唯有创新。我们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全球项目库,创业当月上线了数字化投资支持系统,与产业龙头和资深专家合作共赢,构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共生“热带雨林”。
我认为现在不适合重机枪式的赛道覆盖,而是狙击手精准获取的时代当然重机枪和狙击枪在战场上都有用,重机枪有效的三个前提,在当下都很难符合:第一子弹便宜,第二打中的收益足够高,第三打错的风险损失要尽量低。同样,狙击打法的要求和组织能力也不一样了。
江远作为一支成熟、精干的团队,也在构建这样的能力,快速、高效、灵活。
钛媒体创投家:是否考虑募集人民币基金?
张江:首期美元基金完成终关后,也将适时启动QFLP和人民币基金相关工作。
钛媒体创投家:基金管理人想要穿越周期,必须做到哪几点?
张江:首先是严格的投资纪律。自上而下地聚焦,深入产业和企业运营,建立产业判断力,不追风口,挖掘出逆势上扬的阿尔法收益。
其次是长期出色的业绩,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为投资人提供确定性。把最好的资本、最好的资源,配置给最有能力的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最后,持续创新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投资策略上,也包括组织机制和基金运营上。
钛媒体创投家:如何看待当下VC的生存现状?
张江:当前全球的产业和投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往的机遇和打法都需要更新和重新验证。同时我相信在中国一百万亿经济总量的庞大市场,创投基金总能找到新的机遇。有破就会有立,中国的企业家精神继续在发扬,我相信会诞生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市场上会存在早期/后期/并购基金,也会存在不以财务为主要目的的战略性基金。
市场是否还存在机会,取决于自己的研究有多深以及持续创新。我认为当下市场适合新兴但同时又具备丰富经验和资源的GP团队。他们专注、有特色,收益来自深耕和创造的价值。(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郭虹妘,编辑|陶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