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酒企高管辞职,早已不是新鲜事。
但酒鬼酒高管王哲的辞职,还是在投资者心中掀起了一点波澜。
王哲是何许人?!
作为酒鬼酒一手培养的销售骨干,王哲2011年加入酒鬼酒,且一路都是销售管理相关工作。
在离职之前,王哲是酒鬼酒副总经理兼销售管理中心总经理,主要负责营销工作。
主管销售的高管“跑路”了,一些投资者评论说:
王哲这是“知难而退”。
知啥难?!看看酒鬼酒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就知道了。
别说酒鬼,酒仙来了都没辙。
虽说这一年多以来,大环境不好,过惯好日子的高端白酒,也开始过普通日子——
告别高增长,卖得没有以前容易,价格也没有以前坚挺。
但像酒鬼酒业绩跌得这么惨的,还是很少见。
看,去年全年,酒鬼酒的营收只剩下28亿,跌了超三成;
净利润5.48亿,接近腰斩;
今年一季度,更惨!
营收暴跌近五成,只有不到5个亿;
净利润暴跌超75%,只赚了7338万。
在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酒鬼酒2023年营收增速排名倒数第一,净利润增速倒数第二。
白酒卖不动,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也是一路走低。
业绩“爆雷”,酒鬼酒的股价也遭遇了“跳崖式”的下跌。
股价从最高峰的274元一路跌到40多元,跌幅近85%。
目前,酒鬼酒的总市值只剩141亿。相比高峰时期,市值蒸发超750亿。
要知道,酒鬼酒曾被视为行业最大黑马,曾创下一年多时间里股价暴涨十倍的神话。
但如今也只剩下哀鸿片野…
酒鬼酒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业绩暴跌?!
分析认为与前任董事长王浩任期内实施的盲目扩张策略有关。
王浩上任之初便为酒鬼酒立下了“迈向百亿”“深度全国化”的目标。在该目标的促使下,酒鬼酒疯狂压货透支经销商,最终营造了2019-2022年高增长的业绩表现。
但没有坚实市场基础的经销商压货式增长显然难以为继,最终只能迎来坍塌的结局。
有意思的是,遭遇了业绩、股价双“杀”的投资者们,纷纷把酒鬼酒的问题归咎在名字上,向公司留言要求改名。
投资者们认为,“酒鬼酒”这个上市公司的名字中带有“鬼”,不吉利,比如喜宴上消费者就会犹豫要不要用这款酒,意思是最好改个“吉利”的名字。
说起来,酒鬼酒这个名字,也不是一开始就被嫌弃的。
毕竟,曾经,酒鬼酒可是力压茅台的所在。
酒鬼酒的前身为始建于1956年的湖南省湘西的吉首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