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食周围的“刺客”变化多端、隐秘作战,但是我们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防御秘籍就是食品安全五要点[3]!
饭前便后要洗手,做饭前和做饭过程中也要洗手,尤其是在生熟食品交叉处理过程中或者接打电话以后。
注意保持厨房的卫生清洁,保持干燥,比如餐具、筷子笼、刀具和砧板,尤其是抹布,要经常清洗和消毒。
避免昆虫、害虫、及其它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触食物,如将食物盖好或存放于密封容器中,保证垃圾桶盖严并定期清除垃圾,保持家中动物远离食物制备区等。
“生”是指还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原材料,比如生肉、禽和生海鲜,烹饪配料葱姜蒜等。
“熟”就是直接入口的食品,比如西瓜等水果。
生熟分开就是避免生的食品上携带的致病菌污染到直接入口的食品,引起食源性疾病。除了将生熟食物分别存放在器皿内,避免互相接触。还要特别注意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也要分开,例如刀具、砧板等;浸泡过生肉的水不要溅到烹饪过的和即食的食物上。
因此,尽量不要用切过“葱姜蒜”的刀具再切西瓜,不仅影响风味,还可能有食物中毒的隐患!
烧熟煮透的一般原则是烹调家禽至汁水变清、肉内不再有粉红色。烹调蛋和海鲜类直到全部达到沸腾。烧汤或炖菜,则应持续煮沸至少一分钟。
如果是大块肉,比如整鸡,开锅后炖煮时间要更长一点。熟食二次加热时,也要彻底热透。
在食用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时,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的方法是不安全的,尤其是孕妇、儿童、老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尽量避免生食的饮食方式,鸡蛋建议煮熟后食用。
加工扁豆要煮熟煮透至失去原有的绿色,鲜黄花菜须用水浸泡或用开水烫后弃水炒熟后食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喜欢室温的环境,高于70℃,或者低于4℃就很难存活。夏季,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个小时,所有熟食和易腐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内保存。不要在冰箱中存放剩饭菜超过3天,重复加热不能超过一次。
食物化冻应在冰箱中或冷的环境下进行,不要在室温下化冻,容易滋生大量微生物。
但冰箱不是保险箱,有些嗜冷菌如单增李斯特菌等在冷藏环境下依然可以生长,所以冰箱取出的食物要彻底加热或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要到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食品,购买食品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
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若罐装食物包装鼓起或者变形,坚决不食用。已经霉变水果,即使切掉烂掉的部分,剩下的也不建议继续食用。
很多野菜与有毒植物极其相似,采摘时辨别错误的概率大,不建议大家野外采挖。现在很多野菜都已经实现了人工种植,要想安全食用野菜,建议市民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野菜,不要随便在散商游贩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