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虽为小热,但其后紧接着就是一年最热的大暑。
小 暑 三 候:
一候温风至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
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
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关 于 小 暑 的 谚 语
1.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
2.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3.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
4.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5.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6.小暑一声雷,黄梅去又回。
7.小暑热过头,九月早寒流。
8.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9.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10.小暑若刮西南风,农家忙碌一场空。
11.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12. 小暑早热,九月早冷。
13.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14.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15. 过了小暑,不种玉蜀黍。
小暑
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着季夏时节正式开始。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虽为小热,但其后紧接着就是一年最热的大暑。
民间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天气炎热,大家要更加注意保养身体。
何以晓烦暑,唯有诵诗书。
二十四节气自古以来对于古人的生活影响重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古人的诗词中,看看他们是如何过小暑的吧~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喜夏
金·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夏日
清·乔远炳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夏日
宋·朱熹
季夏园木暗,窗户贮清阴。
长风一掩苒,众绿何萧掺。
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
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安禅逢小暑
唐·李频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小暑来了
“三伏”大幕即将开启
面对卷天席地的滚滚热浪
夏日的清凉不见得在密林之中
而在内心深处
暑热不可避
人心却能静
沏上一壶新茶
手捧一本诗集
观日升日落
看云卷云舒
责编丨王爽 图片丨摄图网
复审丨李培 终审丨张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