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丨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今天

我们迎来小暑节气


小暑,

夏天的第五个节气,

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故称“小暑”


图片


小暑期间会迎来三伏天,

高温、高湿天气将频繁出现,

因此俗话有云: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图片


小暑至,盛夏始

日光倾城,清荷摇曳

流萤飞舞,蝉鸣声声

晚霞给天空染上一抹红晕

满天繁星讲述着夏夜故事

世间万物的热烈与灿烂

在这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


“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小暑开始,降水也明显增加,而且雨量比较集中。“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也常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暗示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点击观看视频↑


节气三候


一候温风至。

“温风”即“热风”,初夏之时,天虽热,尚有凉风,而小暑时节,替而代之的是温风。正如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诗中所写:“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图片


二候蟋蟀居宇。

“宇”即“屋檐”,小暑节气,天气炎热,蟋蟀离开炎热的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热。


图片


三候鹰始鸷

“鸷”,凶猛也。到了小暑节气,地面炎热,气温太高,老鹰也飞到清凉的高空中活动和觅食。


图片


节气习俗
伏羊

“吃伏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汉书》有记载,“久之,伏日,诏赐从官肉”。该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如今民间也还传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图片

吃鳝片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小暑前后一个月产的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


图片
吃藕

相传在民间,小暑吃藕的习俗由来已久。《本草纲目》对莲藕有专门记载:“六、七月采嫩者,生食脆美”,六七月的鲜藕吃起来最清脆甘甜,滋润爽口,是消暑佳品。同时,莲藕有凉血消暑之意,其清热、除燥效果也很好。


图片
晒红绿

民间有俗语“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说法。“红绿”指的是五彩斑斓的各式衣物。小暑节气天气炎热,人们会将各式衣服拿出来晾晒,如此能起到杀菌、除霉味的效果。


图片


小 暑 养 生


春夏养阳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在工作劳动之时,

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图片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易经》64卦中,小暑卦象为“遁”,

遁为退避、隐居之意。

应如古人言:

夏藏,少外出以避暑气,

另多吃清凉消暑的食物过伏。


图片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夏季空气湿度大,雨水多,

凳子、椅子容易受到风吹雨淋,

积聚太多潮气。

坐在上面湿气很容易进入人体,

引发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小暑期间若要在户外乘凉,

切忌在木制的椅子上坐太久。


图片


愿你如盛夏艳阳

明媚生动

愿你如夏夜星辰

璀璨明亮

愿你日日安祥不负好时光


编辑 / 孙超慧

制图 / 蔡嵩麟

视频 /  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资料 / 人民日报  山东文艺广播  上海科技大学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JOIN US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