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小暑节气于7月6日至8日,受农历闰月影响,小暑交节的农历时间可能相差较大。
2.小暑时节,农作物进入关键生长期,天气状况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3.老祖宗的经验认为,小暑交节农历时间的早晚会影响后续天气走势,如“小暑在尾,热死老牛;小暑在头,冷热适中;小暑在中,三伏穿袄”。
4.除此之外,农谚中还有对小暑天气的判断,如“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5.小暑习俗包括“食新”、“吃饺子”和“吃伏面”,分别表达对丰收的祈愿、祈求福气满满和庆祝小麦收获。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因循小暑来
倏忽温风至
今年小暑特别在哪?
小暑时节,正是农作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此时,稻谷、棉花等农作物进入了关键的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阳光。因此,小暑时节的天气状况对农业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小暑在尾,热死老牛;
小暑在头,冷热适中;
小暑在中,三伏穿袄.
一、小暑在尾,热死老牛
每年小暑交节的阳历时间都在7月6日至8日,但由于农历中有闰月,就导致每年小暑交节的农历时间有可能相差很大。受农历闰月的影响,有的年份小暑交节的时间会提前到农历五月份,也就是“早小暑”。
老话说“小暑在尾,热死老牛”,意思是如果小暑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五月下旬,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农历六月的时候气温很热,这里的“热死老牛”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法,表明气温很热。
二、小暑在头,冷热适中
这里的“小暑在头”指的是小暑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六月的上旬。今年小暑在7月6日,对应的农历时间为六月初一,很明显就属于“小暑在头”。老话说“小暑在头,冷热适中”,这对农民来说是个好兆头,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小暑在头”预示着接下来的夏天气温不会过于凉爽,也不会过于炎热。
三、小暑在中,三伏穿袄
如果小暑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六月的中旬,即是“晚小暑”。“小暑在中,三伏穿袄”是说,如果小暑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六月的中旬,那么预示着到了三伏天的时候气温会相对凉爽。这里的“三伏穿袄”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法,指的气温不会过于炎热。
这种预测虽然并非一定科学与准确,但在缺乏现代气象预报设备的古代,对农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参考。
农谚里藏着的小暑秘密
1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2
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3
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
小暑三候
- 一候温风至 -
小暑习俗
1.“食新”
2.吃饺子
3.吃伏面
小暑诗词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宋·晁补之
喜夏
金·庞铸
小暑养生
随着小暑的到来,天气逐渐炎热,人体容易出现疲劳、口渴、心烦等症状。此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清淡饮食
应多摄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新鲜蔬果、粗粮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
2.适度运动
同时,适度的运动也必不可少,比如散步、晨练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防暑降温
小暑时节还要注意防暑降温。在户外时,应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在室内时,则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中暑等疾病的发生。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