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6月27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王枫做客大河网“高招有‘高招’系列访谈”栏目,就考生关心的问题详细解读,并为考生报考支招。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1万人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河南省机器制造技工学校,也即河南省一技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级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占地面积1240亩,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各类纸质电子图书藏量265余万册,教学设备总值4.25亿元,固定资产12.3余亿元,总资产近14.4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1万人,其中与中原工学院联办本科在校生450余人。
总计划与去年相同 录取规则仍然遵循“分数清”规则
谈及河南职业技术学院2024 年在河南省的招生政策和计划,王枫表示,该校2024年在河南省的招生政策没有变化,录取规则仍然是一贯使用的“分数清”规则。2024年总计划与2023年相同,各类计划分配有增有减。增加的有高职单招批和对口专科批,减少的有艺术专科批和高职高专普通批。无论是增加的还是减少的,相比2023年变化幅度都不大。
11个二级学院52个招生专业
学校设有智能制造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现有52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4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9个。省级示范重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8个。立项建设了国家级数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旅游管理高水平专业群1个。
王枫介绍,这些年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精准动态对接社会需求,健全完善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精准对接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以高优特专业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以高精特培养呈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深化内涵赋能、特色赋能,以“智能焊接看河职”为特色打造数控技术专业群品牌,以“河职创新港”为抓手打造科教融汇高地,着力培养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知识型、实践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了学校整体实力和专业群品牌实力双提升,成为河南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高职院校。
回应时代之需,紧紧围绕我省构建“7+28+N”现代化产业体系部署要求,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实施“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特色”二级学院专业建设计划,打造形成了数控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旅游管理等一系列品牌特色专业。学校还积极与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所共建科研平台、携手开展人才培养,打造培育具备领先优势的“锥子专业”,擦亮传统专业品牌特色,塑造发展新动能。
文科低于二本线30分、理科低于二本线15分有希望
对于青睐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考生,王枫简略介绍了该校各个批次的大致分数:
对口专科批2024年总计划较2023年增加了32个,招生专业与2023年完全一致,各专业分数线预计与2023年相当,各个专业大类考试成绩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录取分数相当的都可以进行报考。
艺术专科批美术类4个专业中产品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平面广告艺术设计)3个专业计划均较2023年有所减少,预计分数相较2023年会有提高,影视动画专业计划较2023年有较大幅度增加,预计分数与2023年相当。音乐类2个专业音乐表演(声乐)、音乐表演(器乐)和舞蹈类1个专业舞蹈表演计划均较2023年小幅减少,预计最终录取分数不会低于2023年。表演类1个专业表演艺术计划较2023年增加,预计分数可能会有所下降。需要注意的是,往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8个艺术类专业均是文理兼收,即文科理科都投放计划,今年有所变化,表演艺术专业改为只招文科,其他专业仍是文理兼收。今年河南省艺术类专科招生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总成绩计算规则改变,往年是按照总成绩100分进行计算,今年则改为总成绩750分进行计算,但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占比与往年一致都是各占50%。所以参考往年录取分数时,应该将考生今年计算总成绩与往年录取分数*7.5做比较。
高职高专普通批2024年招生计划3822人,文理科计划与2023年基本持平。预计今年文科分数线与二本分数线的差值相比2023年差值会有所减少,理科分数线与二本分数线的差值会与2023年差值相当。但这些不是绝对的,文科低于二本线30分、理科低于二本线15分的都是有希望的,可以把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冲、稳、保三类学校中的冲一冲学校第一志愿报考。
实施基于大数据的分类精准育人模式
基于尊重学生个性特点,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面向人人、因材施教”,探索多元化精准化育人路径,实施基于大数据的分类精准育人模式,创建“人职匹配大数据分析平台”,新生入学就测评输出《专业和职业性向测评报告》,并配备专职指导老师,使学生尽早清晰认知自我,明确发展定位。对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通过“成长画像学习导航系统”,指导学生精准制订学习计划。创设“专业+管理/营销/创业/创新”4类5阶育人体系,为学生提供“专业+X”进阶课程,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和就业匹配度。
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现象。坚持“对接产业办专业,围绕需求育人才”,以我省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办学优势,做好专业布局和建设规划。建立专业设置、预警与评估动态调控机制,科学新增、裁撤、优化专业,促进“招培就”一体化运行。实施“以群建院”,构建了一批紧密对接产业链(岗位群)的专业群,按照一个专业群成立一个“专业群建设发展研究院”和一个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思路,形成“一群一院一平台”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持续走深、走实。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300余家领军企业深度融合,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建立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工学交替”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校中厂”和“厂中校”育训模式,形成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良性发展局面。截至目前,与学校联合开展过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企业超25家,学徒在联合培养企业就业率达90%以上。
围绕“三教”改革,大力推进“教师护路、教材铸路、教法引路”工程,课堂生动有活力。“教师进企业”,为了让学生学到行业企业最急需最实用的技术技能,学校绝大部分教师每年要到企业去学习先进技术,再把所得带到课堂上。“师傅上讲台”,聘请企业师傅走进学校,将行业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关键技术直接传授给学生。
为解决教材老化、脱离实际、不好用、不实用的问题,学校从“高、深、广、新”四个方面入手,开发使用了一批实用易学的教材。实行“校—院—企”联合模式进行教材建设,及时纳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开发视听教材、实物教材、场景教材、云教材等,并建设了100多个虚拟仿真平台,极大提高了学生实训课的课堂体验。
有了好教材,还得“激活”教法。“课堂像车间,作业像作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衔接,是对学校教学方法的生动诠释。运用“讲—演—练—评”教学法,广泛采用任务式、单元式、项目式、情境式教学,学生以作品的形式完成教学单元,实训教学学时比例达到总教学学时的6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省内高校唯一的SYB培训机构,面向所有专业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在此基础上,针对有创业意愿和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开展GYB、SYB培训,帮助学生确定创业项目。选拔创业意愿强烈、能力突出、想法成熟的学生进入精英训练营和创业专业实验班,形成“普及教育+意向教育+精英教育”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出了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标兵陈继文、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张文博、河南省大学生创新之星孟荣恩和张琳纬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在生产“复兴号CR200J型电力动车组”型驱动单元关键传动部件加工项目中,开创多项先进方法;参与郑州地铁2号线等驱动齿轮箱项目,带着团队连破10余项加工难题,产品一次合格率100%……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郑州机械研究所数控车间主任周伟,累计完成技术攻关30余项、技术革新20余项,获评“河南省技术能手”。
这样的优秀毕业生还有很多,他们凭借一技之长成就自己,也为河职毕业生赢得了“留得住、干得好、能力强、进步快”的美誉。(李东宝/文 牧堃 刘晓明 马绍坤/视频 实习生 黄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