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增收增效益!你的“杨梅自由”,他们全心守护!

终于

到了浙江杨梅大批量上市的季节

今年的“杨梅自由”有着落了!

咬一大口这解暑的“仙果”

酸甜丰沛的汁水溢满整个口腔

当之无愧的“水果顶流”~


图片

仙居杨梅

在浙江

杨梅的生产规模、产值

位居全省各类水果首位

而在杨梅界

素有中国杨梅看浙江

浙江杨梅看仙居的说法


图片

仙居杨梅 图/仙居文旅


仙居已有1000多年的杨梅栽培历史

2023年全县杨梅产量12万吨

带动梅农户均增收3.52万元

而为了守护这一颗颗

汁水充足、风味浓郁的

仙居杨梅

当地气象工作者也是煞费苦心


图片仙居农户新鲜采摘的杨梅,即将入冷库保存 图/钱江晚报


为给广大梅农提供及时、准确的
直通式气象服务
仙居县气象局牵头成立杨梅气象服务联盟
开发浙江省杨梅联盟气象业务服务系统
在杨梅采摘期
气象部门还会加密服务频次
细化服务内容

图片

气象工作人员制作杨梅采摘期专题服务材料

今年

他们已经制作发布

杨梅气象服务材料近60

联合农业农村局开展

杨梅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培训5场500人次

部门联动走访13次


图片

农业气象专家走访杨梅种植户送服务、问需求

为更好地服务仙居杨梅生产

与仙居喜农乐民杨梅研究所

签订合作备忘录

就杨梅产业防灾减灾等达成进一步合作


图片

农业气象专家走访杨梅种植户送服务、问需求

为了让梅农能足不出户获取

气象预报、农事建议等信息

当地气象部门开发了

杨梅气象服务手机端平台


图片

杨梅气象服务手机端平台

平台上线精细到仙居全县130余家基地的

采摘适宜度和品质预报服务产品

自今年5月份上线以来

该平台点击率已超过10万人次


图片

农业气象专家向杨梅种植户介绍杨梅气象服务平台

气象部门升级西炉马上塘
杨梅农业气象应用和实用技术培训实践基地
增建杨梅农业气象知识科普长廊
定期开展培训和讲座

图片

杨梅农业气象应用和实用技术培训实践基地

增设数字化农业气象服务展示大屏
同时展示大棚杨梅生长环境气象因素
物联网调控技术
这些实用的技术
让梅农增产增收更有信心和底气

图片

数字化农业气象服务展示大屏

气象科技工作者通过研发
杨梅全育期大棚自动化管理
和智能控制技术
建立杨梅生长气象数字化模型

图片

建在杨梅基地的农业小气候站

梅农可以足不出户掌握
和调控杨梅园的小气候
并在杨梅生长各阶段
通过温室大棚物联网
自动调节杨梅生长环境气象条件
提高杨梅现代化管理水平

图片
仙居杨梅采摘 图/仙居文旅
据统计评估
2023年
当地应用智慧大棚管理系统
节省成本1000元/亩
增加产量效益10000元/亩

图片
仙居杨梅
一腔情
一树杨梅
一群奔赴山间地头的气象工作者
倾心守护这里的杨梅种植由来已久

图片
杨梅气候品质认证标志

2012年
仙居于全市率先开展杨梅气候品质认证工作
为杨梅打造气象“金名片”
拿到气候品质认证的肖垟杨梅
销量比前一年增加40%
销售额增加了60多万元
利润增加了6万余元

图片

肖垟杨梅合作社为仙居县气象局送来的感谢信

2015年起

气象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经过多次调研论证

制订仙居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

此后黄岩、天台、临海、三门

也相继制定杨梅采摘期降水指数保险

投保用户逐年增加

全市目前累计投保超过20000户

累计投保面积近20万亩

累计理赔近1亿元


图片

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

2019年3月起

气象部门联合农业部门杨梅专家

在仙居步路乡西炉村等地

布点开展果蝇诱捕试验

了解当地果蝇虫害发生规律

调配有机药剂

采取生态诱捕的方式降低虫害影响


图片

农业气象专家向杨梅种植户介绍果蝇诱捕装置

气象部门还组织技术人员

通过三年试验

开发了杨梅老树更新复壮改良技术

更新后的杨梅树重焕生机

果树健壮、枝叶繁茂

平均每棵杨梅树的优质果产量

达到70斤


图片

气象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杨梅老树更新复壮技术走访调研

2022年7月

仙居县气象局作为第一起草单位

编撰了全省首个省级杨梅农业气象标准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杨梅》

此外

《仙居杨梅优质丰产与气象》

书籍编写工作也已初步完成


图片

仙居杨梅


一颗小杨梅
拳拳气象情
未来
气象工作者将进一步发扬工匠精神
挖掘更多数字化杨梅气象服务方案
满足发展杨梅产业新质生产力新需求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刘瑞阳 龚丹
图片来源:除已署名图片以外均由龚丹红提供
编辑:刷克
审核:段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