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员工之死,时代变了

AI划重点 · 全文约1339字,阅读需4分钟

1.中金公司30岁女员工郑雯露因高位接盘上海弘久北外滩房子导致财务状况压力增大。

2.郑雯露产后抑郁,与丈夫关系紧张,双重压力下选择跳楼。

3.然而,郑雯露在中金公司工作,理应接触到全面的信息,却未能认清趋势。

4.时代变化,高杠杆投资风险加大,郑雯露的遭遇警示人们要管理好预期,避免过度追求财富。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昨天看到一个消息,说一个中金公司30岁的女员工跳楼了,整个金融圈都很关注。但后来中金对该消息进行了辟谣,真相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检验。
综合网上的信息,该员工叫郑雯露,是个高材生,非常优秀。(不一定真实)
图片
她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荣誉学院和经济学院,主修金融+英语口译,多次获得奖学金,她热爱旅游,拿了七个国家的签证,之后进入中金,成为业务骨干,出道即巅峰。此前的生活顺风顺水,一片光明。
她命运的转折点,在30岁,她高位接盘了上海弘久北外滩的房子,该小区很贵,一平米要15.6万元,从她的贷款记录看,房子的总价可能在1500万左右,大概是100多平米。
买这么贵的房子,显然不是居住刚需,而是高杠杆投资,郑女士显然认为房地产的红利还会继续下去,她的房子会继续上涨,但可惜,大趋势是房价只会越来越低,即使上海也不能幸免,中长期的土地、政策、人口因素都不支持,怎么会大涨呢?
未来,房子就是用来给普通人住的,再去炒房,再期望一夜暴富,不切实际了。不难推测,由于近期的波动,郑女士的房子应该出现了不小的亏损。
还房贷压力已经够大了,郑女士又遭遇了另外两个挫折。
一个是降薪,金融业最近不景气,一再压低员工薪酬,金融圈暴富的年代逐步过去,郑女士自然也遭遇了薪水下降的状况。
二是产后抑郁,郑女士怀孕后丈夫不但不体谅,还经常和郑女士吵架,这更加剧了她的负面情绪。
郑女士的丈夫是什么身份,我们不得而知,也许也是一位金融行业的高薪人士,和郑女士一样,也因为管理不好预期而情绪失控。两个负面情绪撞在一起,酿成了悲剧。
对郑女士的遭遇,我只能说可怜又可悲。她仍然相信前辈们造富的神话,完全忽视了时代的变化,这种刻舟求剑的行为让她付出了血的代价。她此前顺风顺水的生活又让她缺乏坚韧的品质,难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
更让我诧异的是,郑女士在中金,接触的信息和研判是最全面的,居然仍然陷入了信息茧房,做出了灾难性的决策。
她对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完全缺乏感知,也意识不到中国的金融业并非纯粹的市场经济,里面包含有大量的非市场因素,日子宽裕时让你多赚一点,日子紧张了降薪也是合理合法。
而且中国的金融业具有很强的零和博弈性质,普通人很难从中赚到钱,这样一个少数人获利的行业,在这个越来越注重平等的社会,显然不是未来的方向。
郑女士没意识到自己的高薪不是全凭自己的努力,而更多是时运和非市场的因素。郑女士很努力,但她有很多中产和企业家的通病,不知道自己因何而富,高估了自己“天之骄子”的身份,那就注定要付出代价。
现在这个高风险时代,最需要的,不是冒险精神,而是追求稳定,高杠杆投资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是最大的忌讳,这个时代的赢家属于那些最谨小慎微的人,规避风险比寻找机会更重要。
郑女士是典型的中产独立女性,她们很优秀,但她们也没能脱离普通人的思维,她们不关心大形势、对社会的变化缺乏感知度,她们也许还相信房子是女性最好的保障。
但我想说,房子保护不了你,能保护你的只有你自己和你最亲密的人,人远比资产更重要。金融圈的朋友与其纸醉金迷,赚着数不清的财富,不如回归家庭、回归朋友、回归生活。
也许,郑女士一生都很顺利,生活都很美好,她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她从未遭遇过如此重大的挫折,她完全可以选择卖掉房子,承受一定的亏损,继续活下去,但很遗憾,她没能挺过最艰难的时光。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郑女士或许都不算普通人,她是全国的前0.5%,是最优秀的人才之一,但即使是“天之骄子”也注定抵不过潮流。
她的遭遇给我们彰显了在这个时代认清趋势有多重要。
对普通人来说,管理好预期,不要有那么大野心,不要内卷,享受好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