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果胶、卡拉胶...食品里面的各种"胶",孩子长期吃会有问题吗?

现在不少同学在给孩子选购食品时,都会下意识地看成分表。


这时大家会发现不少食品都有用到“胶”,比如酸奶奶酪棒软糖中添加的明胶果胶黄原胶刺槐豆胶等,维生素DDHA软胶囊明胶卡拉胶等等。


可能是因为“胶”字天然给人一种“塑料感”,很多朋友都有疑惑,这些食品里的胶是不是人工合成的啊?宝宝吃多了会有问题吗?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好好讲一讲。



01
  食用明胶、果胶等,是人工合成的吗?


首先讲讲最常见的明胶明胶虽然听起来比较“化学”,但食用明胶(包括药用明胶)其实是一种“动物胶”,是来自天然的。


平时我们煲猪骨汤、煮红烧鱼,汤汁放凉之后会看到凝胶状物质,还有小吃“猪皮冻”,都是动物的胶原蛋白。


而食用明胶就是用这种胶原蛋白为原料制成的“胶”,主要原料是用动物的皮、骨头、韧带、肌腱或其它结缔组织。


图片

猪皮是明胶的一个主要来源


而食品中添加的果胶,顾名思义,主要是从水果中提取的“植物胶”


平时我们在吃某些水果剥皮的时候,会感觉到粘手,好像有什么东西黏糊糊的,其实就是这些水果的果皮中含有较多的果胶导致的。植物中天然的果胶,是一种非淀粉多糖,是可以安全食用的。而且果胶还和纤维素等一起,组成了对肠道有益的膳食纤维


市面上用来添加到食品中的果胶,原料主要来源是柠檬、葡萄柚及橘、橙等甜橘类的果皮,其次为榨汁后的苹果渣,或者是向日葵盘和杆中含有的低酯果胶。


图片

橘子皮、柚子皮、柠檬皮等等都被用来提取果胶


其他包括结冷胶、瓜尔胶、刺槐豆胶、黄原胶、卡拉胶等,很多都是来源于天然动植物的,常见的天然食品胶和具体原料来源如下表所示:


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食品胶是人工合成的。比如酸奶中也比较常见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俗称改性淀粉


改性淀粉虽然算不上用天然原料直接制得的,但也是基于天然物质“淀粉”制成的半合成食品胶。而淀粉,大家都不陌生了,平时做菜时勾芡、挂糊、上浆或是做甜品时都没少用到各种淀粉。


所以说,食品里的各种“胶”,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天然动植物的多糖或蛋白质,或是人工合成的糖类衍生物等。只要我们买的正规企业生产的食品,里面的这些食品胶成分,都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02
 既然食用胶安全,可以随便吃吗?


虽说食品胶是安全的,但大家给孩子选购相关产品的时候有些地方要注意:


首先,如果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目前国内允许使用于婴幼儿食品的食品胶,只有瓜尔胶(可用于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刺槐豆胶(可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卡拉胶(可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以及黄原胶(可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未满3岁,建议先别提供含有其他食品胶的产品给孩子。


而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只要是国家允许添加的食品胶都没太大问题。


甚至对于明胶、果胶、结冷胶、阿拉伯胶、琼脂等食品胶,要是添加到风味酸奶、糖果、雪糕等食品当中,我国的食品标准并没有对其设定添加的上限值,由此也可见其安全性不需太过担忧。


但食品胶依旧属于食品添加剂。对于食品添加剂,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


而我们在给孩子选购的食品时,一般也会在预算范围内,优先选择添加剂更少,原料更天然和少加工的食品。


而且我们经常也会发现,同一种食品,不含食品胶等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往往会有更好的营养表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酸奶了,酸奶加入食品胶,主要是为了增稠,获得更好的口感,而如果想不用增稠剂也获得好的口感的话,则需要对原料奶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你会发现那些不含食品胶等添加剂,只含奶和酵母菌的酸奶,营养表现往往也会更好。


图片


又例如一些软糖、橡皮糖,虽然其含有的食品胶都是安全的成分,但很多的软糖、橡皮糖配料表都是一大串添加剂,不少还含糖量相当高,孩子偶尔吃一下没问题,但多吃的话就需要注意下了。


↓ 某些橡皮糖、软糖的配料表 ↓

图片


另外,像一些VD、DHA等的胶囊型营养补充剂,其囊皮很多时候用的是明胶,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将其吃进肚子里的话其实也是没问题的,但由于这东西味道也不怎么好,有些还不易嚼烂,这样的话吞咽时有可能会黏附到喉咙而产生不适。


所以大家也不妨考虑引导孩子吃完胶囊里的油后,将囊皮吐出来,或是直接按说明书上剪开胶囊挤出内容物的方法来吃。


但大家也注意,上述方法适用于维生素D和DHA,是写在它们的说明书上的推荐用法。而在服用其他胶囊,特别是药物的时候,需要遵循各自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不要擅自把胶囊和内容物分开。









总的来说,我们日常食品中的所含有的各种“胶”,多数都源于天然动植物,并不是对人体有害的塑胶成分。只要在正规的渠道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都是很安全的。


但他们毕竟属于食品添加剂,如果我们能给孩子选择成分更加简单和营养表现更好的食品,那自然是更优的选择。


当然,这里也并不是说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就不能买不能吃,而且结合预算、孩子喜好、便利性等因素考虑,我们也没法只给孩子提供不含添加剂的食品,这时我们只要去优选那些添加剂种类、含量更少、不会造成不良饮食习惯的食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