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给予工程投资30%的政府补助

图片

 记者  耿子叶

 来源  新京报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研究制定了《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6月27日,在北京市发改委召开的政策解读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韩伟介绍,《若干措施》聚焦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做大做强高精尖产业、激发释放消费潜能三个方面加大政府投资支持力度,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集聚效应强、乘数效应高、外溢效应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韩伟介绍,目前,市发改委已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若干措施》相关领域配套实施细则,明确各领域支持范围、申报要求和流程等内容,形成“1+N”政策配套体系。


其中就新能源汽车及其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关注点如下:



 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 


《若干措施》强化了重点产业培育和能级提升,支持人工智能重点领域示范场景应用,加速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支持新型抗体、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核心部件等创新产品生产制造,加快形成产业新增长点;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支持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水平;现代农业领域,支持农作物、林果花卉、微生物等育种创新产品产业化应用,强化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精准化发展。对上述领域产业化项目,最高给予5000万元补助支持。


目前,以绿色化、智能化、网联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迎来重要窗口期。北京市发改委高技术处副处长钟楠介绍,北京市积极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支持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以及全固态激光雷达、域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产业化。


目前,北京已初步形成规模化卫星互联网创新产业集群,构建了“南箭北星”的发展格局,高品质通信基础设施正在超前布局。北京将重点支持在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重点产业集聚区等区域内加快卫星互联网发展。一是可重复使用火箭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二是支持低成本、批量化卫星及其关键部件生产制造。对此,北京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予以补助支持。


 支持重点旅游功能区域内道路、停车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共接待游客约1696.6万人次;端午假期共接待游客779.2万人次,旅游市场热度不减。


《若干措施》提出补齐北京市消费基础设施短板,涉及旅游消费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升,补齐物流园区服务设施短板,提高智慧化管理水平,支持重点旅游功能区、重点物流基地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或改造等。


在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承载能力方面,北京市支持重点旅游功能区域内道路、停车等交通及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旅游服务设施,补充标识导引、监测调度、救助救援等智慧化管理基础设施,因地制宜设置科普宣教、体育运动等群众活动设施。


北京市发改委经贸处副处长马雅男介绍,按照差异化支持原则,北京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予以生态涵养区、平原新城及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区项目工程投资100%、70%、50%支持。


此外,为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还将对现有会展场馆绿色化、智慧化改造项目进行支持,按照不超过项目工程投资30%予以补助支持,其中绿色化改造项目实施后应达到绿建二星标准。



 支持先进充电设施示范项目 缓解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 


记者了解到,与《若干措施》配套的支持先进充电设施示范项目实施细则,将对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车网互动充电设施建设项目给予工程投资30%的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


记者注意到,实施细则提出了更高的建设和改造标准,例如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项目支持新建或既有充电设施的改造项目,可实现单枪最大充电功率不低于360kW、最大输出电压不低于800V、最大输出电流不低于450A。此外,车网互动充电设施项目建设支持实现智能有序充电或双向充放电的充电设施。


据汽车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支持800V高压快充,充电10分钟就可以从10%充到80%的电量,与之相匹配的大功率充电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也将最大化实现电动车的充电效率。


北京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王壮表示,上述细则的出台,将加快推动一批示范项目落地,既可缓解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主出行便利性,又可引导关键技术和设备更新升级;有效激发供热企业实施供热管网更新和智能化改造的积极性,增强城市供热系统调节能力与安全保障水平,提高供热运行效率,节约供热运营成本,助力北京市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