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和府捞面因宣传新品衣藻低脂面可辅助降血糖,被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万元,因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违反广告内容管理规定。
02该新品引发热议,和府捞面主打养生、绿色食材,但被质疑使用预制菜和推高客单价的概念操作。
03前员工透露,和府捞面的汤料和肉均为料包,降价后的产品能否赢得消费者青睐尚不可知。
04然而,和府捞面曾获得多轮融资,累计超16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资本、绝味食品、CMC资本等。
05尽管和府捞面在全国共有门店500多家,但其此前连续三年亏损,2020-2022年期间归母净亏损逐年扩大。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继主动降价之后,和府捞面近期又因不当宣传被罚款。近日,和府捞面在新品宣传时,称衣藻低脂面中添加的“莱茵衣藻”可辅助降血糖。因食品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违反广告内容管理规定,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和府捞面子公司处罚款6万元。
随后,这款以“养生要趁藻”为噱头的新品一上市就引发热议。据悉,和府捞面为中式养生面馆,主打养生、绿色食材等,但不久前,有短视频博主曝光和府捞面使用“科技与狠活”,从汤底、面条、浇头到配菜均是保质期长达一年的料理包,其中慢熬鸡汤配料表长达6行,该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一碗动辄50元甚至百元的和府捞面,被质疑究竟是养生噱头还是推高客单价的概念操作。针对预制菜、养生等问题,南都记者近日联系和府捞面,但截至发稿,暂未得到回应。
高端面馆主动降价 总体降幅30%左右
理性消费时代,50元一碗的面不好卖了。据悉,和府捞面定位高端精品面馆,初创时定价在40元-50元左右,并推出108元的蟹黄面等高客单价产品。
2023年末,和府捞面调整策略,开始降价。创始人李学林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们过去对于34元-35元的产品定价几乎没有犹豫,但现在会考虑市场因素,具体策略是老品调价和新品上新。总体降幅在30%,加大了25元-30元价格带产品品质。
今年6月底,和府捞面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通过集中采购的优势,成功下调价格。其中,草本酸辣肥牛面和草本番茄肥牛面降价约32%。但32%的降幅是以会员价为标准,非会员价的降幅在20%左右。
曾经四五十元一碗的面,如今主流价格带扩展至20多元,和府捞面被外界认为是降价自救。在社交媒体上,网友对其降价反应不一。不少网友认为,养生噱头大过产品,与其他同类品牌相比,性价比不高。
养生概念再遭质疑 前员工称汤料、肉为料包
降价后的和府捞面能否赢得消费者青睐尚不可知,但其所谓的养生理念再遭质疑。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近日,和府捞面子公司南京坤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发布的食品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违反了广告内容管理规定。依据《广告法》第58条规定,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公司处罚款6万元。
南都记者注意到,上述新品为和府捞面推出的衣藻低脂面。海报中,和府捞面称,该款面添加的莱茵衣藻辅助降血糖。随后,和府捞面称,该款产品为春季新品,目前已下架。
营销策略显示,和府捞面最初强调“书房里的养生面”,曾邀请“地狱厨神”刘一帆代言。目前,和府捞面更多强调健康、有机的原料,如选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岷县当归熬制汤、来自长寿之乡的黑塌菜等,主打养生实惠。
但和府捞面的养生概念今年以来却屡受质疑。今年3月,“和府捞面被曝含预制菜”话题登上热搜。多位和府捞面前员工告诉南都记者,汤料为调料包,开水冲开。肉是料包,撕开加上就行。“面条是真的。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值得关注的是,有短视频博主发视频称,和府捞面一款慢熬鸡汤的配料表有6行,首位是由三种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丁甚羟基简香醚、没食子酸内酯)和三种食品添加剂(醋酸酯淀粉、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等制作而成的鸡汤复合调味料。
该博主在视频中质疑,“和府宣称的养生和健康,怎么全是‘科技与狠活’?”南都记者就此采访和府捞面,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应。
累计融资金额超16亿元 连续三年亏损
和府捞面创立于2012年,首家门店于2013年开业,曾备受资本推崇。2016年至今,和府捞面共拿到6轮融资,累计超16亿元,投资方包含腾讯资本、绝味食品、CMC资本等。其中,网红面馆红火的2021年,和府捞面以近8亿元的E轮融资创下面食餐饮行业最大融资规模纪录,估值一度高达70亿元。
有了资本加持,和府捞面开始快速抢占市场,在大型商场、机场、高铁站等区域开设店铺,一度扬言开出两万家店的目标。官网信息显示,和府捞面目前在全国共有门店500多家。
但和府捞面此前连续三年亏损。据绝味食品回复上交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披露,2020-2022年期间,和府捞面实现总营收11.07亿元、17.32亿元、14.56亿元。归母净亏损录得2.06亿元、2.11亿元、2.99亿元,呈逐年扩大趋势。
采写:南都记者 黄培
查看原图 7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