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理解孩子、走近孩子、做孩子游戏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今年6月1日,在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街道“幸福汇”社会工作服务站,一场主题为“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行为表现及对策”的科普讲座正在进行,来自文林医院党支部的儿科医生正为辖区的家长及孩子们开展亲职辅导,提供社会工作家庭支持服务。
近年来,文汇路街道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民政领域重点服务对象及辖区群众期盼,探索“党建+社工”实务模式,通过“基础项目+特色项目+专业项目”项目化管理思路,打造支持型、枢纽型、专业化群众服务综合平台,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党建赋能,强化社会工作“五社联动”组织保障
图为即将建成的文汇路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这里什么时候开业?怎么收费?我要报名,到时候把老人送过来照顾。”
在咸阳市渭城区毕塬路钢管厂五区家属院内,一座省级标准化社区及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即将建成,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
这里原先为咸阳宝石钢管钢绳厂家属院内的老招待所,楼体破旧闲置多年。在企业“三供一业”社会化移交中,经过街道多方努力,将这栋老楼争取了下来,作为社区新的服务群众阵地。新大楼将于7月改造完成,建成后,1层建设为社区便民服务大厅,2至3层将用于街道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面向周边11000余名老年人开放,为辖区的老年人们提供专业照护、托养、就餐、医疗等养老服务。
聚焦提升辖区群众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文汇路街道依托街道“党建联盟”,发挥“街道吹哨、多方报到”的属地管理优势,以党建项目化管理为手段,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支撑,开展社区社会工作,不断完善辖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除了钢管厂社区,还在辖区东风路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中,试点建设了嵌入式的日间照料中心及适老化产品体验中心,这是全市首家针对老年人的“一站式”适老化产品体验平台,可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安全监护等适老化服务和改造,更好满足辖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专业支撑,搭建资源整合链接输送枢纽平台
“我们想加入‘幸福汇’,我们可以为群众提供更优惠的家政进社区服务……”在文汇东路的文汇路街道“幸福汇”社会工作服务站中,渭城区政协委员志愿服务队任队长正在和社工站负责同志洽谈合作事宜,就政协委员如何发挥特长参与社区服务进行讨论。
图为社工站工作人员与渭城区政协志愿服务队洽谈服务合作
文汇路街道不断强化街道社工站功能,通过发挥“五社联动”作用,吸纳多元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壮大驻站“合伙人”队伍,为社区治理注入活力。目前,“幸福汇”社工站作为街道资源整合和服务的枢纽平台,辐射带动辖区14个社区,坚持专业社会工作理念,结合网格化治理,将各类服务资源下沉到网格中,构建“全科网格”。通过街道向社区的资源“整合-派发-接单-服务-反馈”的“五步工作法”,为社区提供多元服务供给。
多点突破,拓展高效联动便民生活新场景
“我们正在招募志愿者,欢迎您的加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帮助个人、群体、社区强化或恢复能力,从而发挥社会功能”……在位于东风路立交旁的文汇公园内,又一期“文汇公益市集”正在进行,吸引了不少群众参加。
社会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服务
聚焦解决社区服务专业性不强、内容形式单一、精准度不够、群众参与不足等问题,今年以来,文汇路街道创新打造“文汇公益市集”,充分利用老城区有限资源空间,在文汇公园、社区口袋公园、小区广场等开放空间,常态化开展小修小补、健康义诊、政策宣讲、文化宣传、爱心义卖等便民服务,同时利用社工日及各类节日、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社区公益日”系列活动,并通过公益展示,让群众游园的同时享受便捷服务,使公益更贴心、可参与。
同时,街道开放思路,不断拓展高效联动的便民生活新场景。例如,探索“社工进网格”服务方式,依托街道社工站平台,组织社区持证社工走进网格,开展困难家庭、困境儿童上门探访行动,通过情绪疏导、上门协办、慰问帮扶等个案工作,服务群众60余人次。针对残疾人“赋能增权”开展小组服务,联合辖区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社区达人”开展美甲、编发、插花、手工编制等技能培训2场、职业能力评估57人次、扶志扶智公益课200余人次。
(王新锐)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