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3日报道 乌干达《新景报》网站7月1日刊登题为《改革乌干达职业教育:来自中国的经验》的文章,文章作者为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高级研究员恩南达·基齐托·塞鲁瓦吉。文章编译如下:
近期,乌干达一所职业教育学院与中国湖南机电职业学院签署谅解备忘录。我很高兴获悉,位于乌干达坎帕拉的鲁扬子理工学院将与中国这所职业教育学院开展培训项目、双学位项目、信息交流、资料和课程共享以及联合研究,为该校师生提供更多培训和就业的机会。
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熟练工人来支持我们的工业化。
我们应该扩大职业学校的规模和数量,实行义务教育政策,并鼓励职业培训,例如确保学生毕业后在政府项目中就业。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根据中国教育部2023年公布的数据,中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9752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超过1780万。
乌干达政府常常宣称其历史使命是推动社会经济转型。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应将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中国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对职业学校的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供应链、市场、技术和消费模式的新发展。目前,中国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专业1300多个,专业点超过12万个,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例如,在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信息技术驱动的服务业,超过70%的新一线工人毕业于职业学校。
在中国,数以千计的职业学院通过提供劳动实践和专业技能课程,为大量中小学提供支持。这种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融合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乌干达还应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中国与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职业教育合作,400多所高职院校接收了大量国际学生。我们国家应该利用与中国友好往来的机会交换学生,学习和复制中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乌干达各地商店货架上的很多中国商品是由中国职业学校毕业生设计和制造的,他们擅长制造机械和电子产品。(编译/胡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