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照灯好书6月十大中外文学佳作发布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下是2024年6月十大中外文学佳作,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译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支持媒体:腾讯新闻 《新晨》杂志






图片



中文原创 | 小说集

《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

朱琺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何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兼具文学性、想象力与神话色彩、知识趣味的志怪故事集。深度考据包括穿胸人、飞象、风母在内的二十九种残存于古文献中的奇迹或古怪,将片段化的记录串珠成链,并通过虚构与当下人的经验发生碰撞,创造出一个异质而富有活力的南方世界。中国当代文学一直有一脉隐而不彰的潜流,就是对文学幻想、想象和虚构自由的伸张,无论是80年代末余华、苏童、格非、孙甘露、北村和吕新等创作的先锋小说,还是90年代至今的“博物志”写作。一些典型的文本,比如李洱的《遗忘》、李大卫的《集梦爱好者》、唐晋的《鲛典》、黎幺的《山魈考残篇》,朱琺的《安南怪谭》《安南故事集》《安南想象》等属于这个庞然却未被充分关注的群体。






图片



中文原创 | 长篇小说

《云落》

张楚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4年6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萧三郎(阅读推广人,原《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


张楚的长篇小说《云落》除了描摹一个县城的万千生态外,也是一个县城女人的生活史、心灵史,更是一部中国北方县城的发展史、变革史。主人公万樱面临着生活的种种压力,亲情和爱情从不同的方向给她带来考验,她最终以自己的智慧将它们融入了时间的长河。


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我们读懂了中国的真实。张楚的文笔细腻,他以粘稠而绵密的笔触,描绘了北方的饮食文化、县城中的日常生活以及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这些细节的描写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间烟火,使得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感和历史厚重感。


四十万字的篇幅,不仅考验着作家的叙事能力,更体现了其对宏大叙事结构的掌控。《云落》虽为张楚首部长篇小说,但其文学价值绝不容忽视。






图片



中文原创 | 文学

《阿来讲杜甫成都诗》

阿来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4年4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刘羿含(阅读推广人)


公元759—765年,“诗圣”杜甫在成都与蜀中生活了六个年头,写下二百多首关于成都的诗篇;1200多年以后的2022年2月12日、杜甫1310岁生日当天,当代名家阿来在位于成都的阿来书房正式宣布,他将在此开展“杜甫成都诗”系列讲座。此后的一年半,近两千人次现场聆听了二十场穿越千年的杜诗讲座,线上讲座更是好评如潮,本书即是这个系列讲座的成果。


杜甫诗“无一处无来处”。以心传心,以经典杜诗为材料文本,以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交友、行走为线索,在阿来逐字逐句深情的解读下,读者们回到1200多年以前的成都,多角度、多维度地“贴近”杜甫,感受其精神风骨、文化审美、成都诗创作背景、家国情怀,沉浸式领略诗里所呈现的唐代成都地理历史风貌与人文风物之美。本书另一赏心悦目之处在于,其装帧设计与配图颇为用心,读者可从宋代名画《蜀川胜概图》和当代画家彭先诚所绘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意图》超长拉页观察到杜甫入蜀、居蜀、出蜀的行动轨迹。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这个人,非杜甫莫属;而因为“诗圣”与阿来穿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读者会越发喜欢成都。至少,下次去成都,我要带上这本书,或者在当地新买一本,尝试与诗圣相遇。







图片



中文原创 | 散文集

《灯火》

赵园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领读文化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赵园尝评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为“老吏断狱”,自身忆旧之作,则以绵密婉转取胜,兼具学人思辩色彩与感性气质。这是一本选集,其中文章在别处多见过,但编排在一起,自然能看到作者对人生的省思,对点滴的留存,文字淡淡而余味无穷。书名取自其中一篇标题,扣着“只是在孤独的行旅中,你才无以抗拒远方灯火的蛊惑”,也只有散文的写作方式,才能卸下各类的面具,抵达熟识生活的本身。 





图片



中文原创 | 散文集

《清香的日常》

潘向黎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潘凯雄(评论家、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


诚如书名“清香的日常”所示,在自己的这部散文新作中,潘向黎从“喝茶”到“读书”到“旅行”,在喧嚣尘世中寻访一份宁静,在现代烟火中品味古风雅䪨,在行走山川中赏读草木人间……看似日常的日子依然有着迷人的清香,为行色匆匆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慢度日常的新中式生活美学指南。诚如她自己所言:“我把这种生活方式很自然地截取了一部分,留在这个作品里”。 






图片



中文原创 | 纪实文学

《去北川》

刘大先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何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北川”应该是当代国民记忆的重要部分,也应该得到文学持续关注。和阿来的《云中记》的不同,刘大先的《去北川》在整体观与比较的视野中,书写了北川的地理、历史、风物与人文,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之中,形成了一个地方志与博物志式的认知框架,既有历史的纵深记忆,又有现实的切身经验,更兼具理性的深入思考。刘大先将个人置入西南山地羌藏回汉同胞的生活世界之中,时代与社会经纬交织,自我与他者融为一体,呈现出一个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立体风貌,这是有我之文、有情之书、有思之志,对于纪实文学而言,是一种有益的开拓和积极的探索。






图片



中文原创 | 散文集

《1927,我是鲁迅,我在广州》

吴小攀 著

花城出版社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本书亦可算传记之变种,所特异之处,在以鲁迅为第一人称,举凡文章、书信、日记,兼及地点时代考证,尽收其中。时人常思谋如何重新建立鲁迅与青年的连结,此可做一范例。“人间鲁迅”正在限定时间(不足一年)地点(广州)的框架里,通过细节呈现出来。此书亦可以做广州鲁迅踪迹导游指南,开本较小,不厚,随身携带甚宜。






图片



中文原创 | 小说集

《大狗》

常小琥 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尺寸

2024年6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徐晨亮(《当代》杂志主编)


相比于其他80后作家,常小琥的小说从题材选择到叙事调性,起手便有鲜明的个人标识。广受好评的《琴腔》《收山》,或许让人想到“传奇”“京腔”“怀旧”这类词语,《如英》则让我们更切近地看到,北京南城这片由工厂、宿舍与胡同、古迹拼成的区域,其独特地理、风物与人情,如何塑造了一位写作者,潜入旧日风景,对他而言并非怀旧,而是为了解谜与还债。小说集《大狗》收入的六部中短篇小说,继续书写北京南城以及更遥远的故事,写末路英雄怎样与无可挽回的衰颓之势作战,也写师徒与兄弟间的情谊和纠葛,那些岁月中风干的辜负与歉疚。常小琥和他笔下人物一起,站在今昔之间的交叉路口,迎向从未来吹来的飓风,泪痕满脸。






翻译 | 传记

《身体的疯狂朝圣:田纳西·威廉斯传》

[美]约翰·拉尔 著

张敏 凌建娥 译

南京大学出版·守望者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刘晖(诗人、作家)


如果没有《欲望号街车》,就没有以后的马龙.白兰度。在剧中,马龙.白兰度饰演的角色不是男性的自我镜像,就像他剧中的女性角色,也仿佛经过了镜子的两次折射。作为一个同性恋,田纳西.威廉斯有这种“雌雄同体”的透视力。他的第一部剧《玻璃动物园》就缠绕着美、幻觉、残酷和脆弱。那种丧失感一次又一次地与一个个隐秘的内心相逢。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看似无人离开,展示的却是那种支离破碎的对峙。田纳西.威廉斯认为自己扮演了一个和魔术师完全相反的角色,他不依靠隐藏,而是靠裸露“最原始的事实”,来揭示“真相”,如果它的确存在的话。他的人生是被诅咒的,因为家庭的精神病史,他姐姐就做过脑叶切除手术,而他自己在在同性爱人病逝之后,也陷入了重度抑郁,在潦倒中去世。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田纳西.威廉斯所经历的那些故事,连他自己都无法虚构。






图片



中文原创 | 长篇小说

《珠江人家》

柳桦 著

花城出版社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徐列(资深媒体人,《南方人物周刊》创始人)


电视剧《珠江人家》的成功,令编剧柳桦将其改编成小说,让人物和故事在另一种载体上继续存活。


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岭南地区,讲述了陈氏三兄妹在战乱纷扰的年代中,离散后各自成长并继承父母遗志投身革命的故事。


小说的特性之一就是写好人物故事。作者在电视剧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个体人物的性格张力。“只有人物丰满、鲜活才能打动人。”读者通过小说了解岭南人:坚强、灵活,所以才“海纳百川,敢为天下先”;情节的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悬念迭出、充满传奇色彩,更是小说这一文体的优势呈现;而非线性叙事的结构,通过多个时间线和角色的交叉叙述,展现了陈家兄妹三人各自在珠江边上的生活故事。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每个角色的背景和成长的经历,不再局限于英雄成长、家族恩怨等叙事套路,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更深刻的社会问题。


*《珠江人家》即将全网上架。






值班编辑 | 小飞侠

值班主编 | 刘羿含









评选图书类型


图书主要以大众读者为对象,为中外类型小说、中外文学、人文社科原创、人文社科翻译四大类。


1、中外类型小说

长篇类型小说+中短篇类型小说集


2、中外文学

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自传体小说;文学向散文、随笔;报告文学


3、人文社科原创

思想、历史、科普、新知、艺术、非虚构写作和特稿、人物传记、学术性强的散文随笔


4、人文社科翻译

思想、历史、科普、新知、艺术、非虚构写作和特稿、人物传记、学术性强的散文随笔



出版社荐书标准


☑2024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版的图书(1月除外,补提上年12月、11月好书)

☑中国内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