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灸助你驱寒养生

图片


随着盛夏的到来,自然界的阳气达到了顶峰,这正是我们利用中医智慧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黄金时期。本期节目带您了解“三伏灸”,一起探究这一古老而神奇的疗法如何帮助我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上线大医生:戴荣水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

针灸科主任  主任医师  副教授


话题:冬病夏治——三伏灸


什么是“三伏灸”


三伏灸,即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做艾灸,是一年中最佳的艾灸时间。


三伏虽热,效果却佳,是冬病夏调好时机。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天时。三伏是一年中大自然阳气最强、阴气最弱的时候,我们的肌肤处于开泄状态。这个时候做艾灸,无论是调理冬日易发疾病,还是驱寒祛湿、养生保健,药性都能更快速地渗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片


2024三伏灸时间表


图片

三伏灸的适应人群


对于上班族来说,经常久坐,身体血滞气凝,常常身体酸痛,三伏灸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温通经络;


很多人在三伏天都有食欲不振的情况,三伏灸可以刺激身体穴位,通过穴位刺激能够加强身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三伏灸可以增强体质,帮助体质不佳的人群养护身体,特别是对阳气、肾气不足的人群来说,效果更直接;


而对于普通人群,三伏灸还可以助身体化瘀,使瘀堵的经脉重新畅通起来,还能起到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图片


哪些人不适合做三伏灸


孕妇、2岁以下幼儿、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皮肤过敏体质者、发热等热证、阴虚火旺体质者。

注意事项


每次贴敷时间成人建议1-2小时,儿童时间酌减,若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等不适感,应立刻取下药贴,严禁抓挠。


贴敷的部位微痒属正常现象,切勿抓挠,易致皮肤损伤。


贴敷当日:可洗温水澡(忌冷水或水温过高),贴敷部位只可用清水洗涤,勿用肥皂及浴液搓洗。


贴敷时间过长易致皮肤水泡形成(具体时间因体质及皮肤情况而异),小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即可,忌抓挠,避免皮肤损伤感染;大水泡,应保护创面,切勿抓破,可用湿润烧伤膏外用涂擦,并尽早至医院处理。


3天内以清淡饮食为宜,忌食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之物,禁食海鲜、虾等发物。

图片


免  责  声  明

本文旨在健康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药,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图片


大 医 生 介 绍

图片

戴  荣  水

主任医师、副教授,师承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石 良教授。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超声可视化针刀微创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火针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针灸学会针刀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外治法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针灸、神经干刺激术、小针刀疗法、放血疗法等治疗过敏性鼻炎、颈椎病、腰痛病、各种脊柱侧弯及失稳矫正、脊柱相关性疾病、颈源性疾病、儿童抽动症、带状疱疹及疑难杂症等。在重症脑病患者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治疗、促苏醒治疗上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