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01在宝马工厂首训,可以从这家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学到什么? |CyberRobo
可以说Figure是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到原型、商业化应用的奇迹,这家公司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尤其是过去半年。 我们在CyberRobo从产品、应用、量产和供应、资本市场及人才这几个维度,分析Figure的快速生长和变化 大概一周前,Figure 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X分享了Figure 交付宝马公司的第一个小型人形机器人Figure 01——适用于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的宝马工厂的作业场景。按照年初与宝马达成战略合作的协议里,Figure01经过特殊训练后,将部署在汽车制造流程里。 今天凌晨,Figure就对外公布了首训成果,展示了这一定制的人形机器人Figure01 自主拿取搬运汽车金属部件、进行精确安装和放置等端到端的执行任务。按Figure视频介绍,其全流程由AI视觉模型驱动,Figure01 实时感知识别,并基于完全的神经网络学习自主操作这些动作,有趣的是Figure01在执行中能自动纠错,以精确放置金属部件。从视频中看,金属部件是汽车车身的一部分,它们可能是一个后车身或底板组件。具体可看下面的视频: Figure 01行动上还是特别慢,布雷特·阿德科克提到,他们大多时间投入到让人形机器人系统正常运行,以便可以执行具体的任务。而后会在用例中提高人形机器人的速度,目前他们在速度提升方面上是零投入的;此外,同步突破现有人工智能的限制,让Figure 01更加智能和聪明是首要任务。以及提高人形机器人续航时间,在系统稳定性下更久地作业,而重中之重是加快规模化量产人形机器人。这是一场物理和智能的竞赛。 而今天Figure 展示的是其商业化阶段性的一个闭环测试,但确实其重要的里程碑,一切才刚刚开始。 CyberDaily在去年三月开始报道Figure对外宣布打造通用人形机器人开始 ,持续追踪Figure这家公司,可以说Figure是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到原型、商业化应用的奇迹,这家公司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尤其是过去半年。我们在CyberRobo从产品、应用、量产和供应、资本市场及人才这几个维度,分析Figure的快速生长和变化 ,尤其是布雷特·阿德科克本人在团队建设和人才的策略投入。 产品侧:神经网络和端到端AI系统——多模态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模型 今年Figure未在硬件上做过多的升级,他们更侧重于如何让Figure01变得智能起来。1月初,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和端到端 AI 系统和行动策略,让Figure01 观察人类煮咖啡 ,经过10小时强化训练,研究员对其自然语言指令,它便能自主使用咖啡机,全程无人遥控操作。随后,他们将端到端的AI系统扩展用在搬运货物箱传送带的训练上。 2月与OpenAI战略合作后,迅速发布基于OpenAI支持的多模态大模型(文本、图片、视觉、语音)的Figure 01 多模态版本,让其具备感知、认知、推理和行动的能力,实现人机实时对话与交互,以进行任务协作。这也是一个分水岭,所谓的人形机器人被注入了智能,智能有了物理化身,这在个性化场景中,提供更多智能方案的支持,人形机器人则更好地服务和完成人类的目标任务,比如感知理解人的需求,然后递给其一个苹果。 接入英伟达的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GR00T,这是Figure与其它明星人形机器人一起参与的项目。Figure 可借助英伟达现有的模型进行规模化训练人形机器人,让其可以快速模仿和学习各种现实世界的场景,这也是增强Figure01能力的一部分。 当然为宝马定制的小型Figure,在负载和灵活度上都得到提升,比如从其今天发布的视频看,Figure 01可以单手夹住一块汽车金属部件,搬运并安装在精确位置。 Figure的前置动作,似乎都在为实现该场景的闭环应用提供支撑: 1月初实现端到端AI驱动Figure 01自主操作咖啡机煮咖啡——随后宣布将该系统和模型扩展到汽车制造领域——1月21日与宝马合作,找到真实场景——2月从OpenAI那获得多模态大模型的支持,智能得到升级;2月27日完成Figure01在实验室自主搬货的训练,有了基础模型——这个过程中,Figure定制打造适合宝马车间的Figure01——4个月后交付第一个小型Figure 01——一周之后,7月2日凌晨,发布首训效果,展示正常运行的人形机器人作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