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
实习生 王丙榕 彭念
大家好,我是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退休干部刘时运。1984年,我作为一名铁道兵,从部队转业来到铁四院,加入勘测设计队伍。
1953年2月4日,承载着新中国铁路建设的神圣使命,铁四院的前身——铁道部中南设计分局在湖北省武汉市正式挂牌成立。1958年,铁道部第四设计院搬入杨园和平大道旁新建的四层办公大楼办公。
怀抱着“技术报国”的思想,四院人70余年沐雨栉风,一往无前。我有幸见证了四院人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肩负攻克高新技术难关、迎战市场挑战、克服家庭生活困难、挑战身体耐力极限连续作战等“四大压力”,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从无到有,杨园热土上诞生出设计“铁军”
为适应“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于1952年9月下达部令,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西北、西南、东北、中南四个地区铁路设计分局。衡阳铁路管理局负责中南设计分局的筹建工作。筹建组最终选定武昌杨园为中南设计分局驻地,勘测设计队伍在武汉的第一个落脚点是坐落在武昌杨园四美塘建新里338号(现为54号)的武北机务段机车库,设计分局机关后来搬至杨园桥梁新村东北角通往长江边群胜船厂路旁的一幢两层小洋楼。1953年2月4日,铁道部设计局中南设计分局在武汉市杨园正式挂牌成立。直至1958年,铁道部第四设计院搬入杨园和平大道旁新建的四层办公大楼办公。
建院之初家底很薄,1953年底,职工共有169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9人(有大专以上学历126人)。那时装备非常简陋,主要有4辆吉普车、17台卡车、50辆自行车和若干经纬仪、水平仪……
那时勘察设计人员过着半军事化的生活。除了勘察设计仪器设备、资料箱,还随身携带着衣食住行各类用品,包括帐篷、活动屋架、灶具等等,用解放牌汽车等运输工具送至现场。
那时不像现在公路网发达,可以乘车直达现场;如果勘察现场不通公路,就只得肩挑背扛“蚂蚁搬家”似的将设备和营具运到现场。
职工装备就是一套“两箱一板”,一个箱子装勘测设计资料、一个箱子装衣被,一块木板搁在两个箱子上既可睡觉也可在上面办公。粮食和蔬菜副食就地采购,职工自带碗筷凭饭票和菜票到食堂就餐。
当时铁四院负责的任务是整个中南华东地区的铁路路网规划与工程勘测设计。铁路勘测设计工作需要去现场踏勘、勘测钻探收集数据,那个时候技术人员和勘探人员就住在现场,帐篷或活动房一搭就是一个家。
那时别人对我们做铁路勘测设计工作的人有句顺口溜:远看像要饭的,近看是搞勘探的。但职工们非常乐观,并没有因为艰苦的环境而影响工作的进展。
勘测设计人员外业生活相当辛苦,大家长期同吃同住同工作,互帮互助,相处融洽。遇到雨天或节假日,会因地制宜组织球类棋类牌类比赛或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等文化娱乐活动,大家称其为苦中作乐,自得其乐。
70年发展,铁四院成为我国现代交通建设领域的领跑者
可以说,铁四院干部职工在如此窘迫的基础上,为实现中国铁路建设宏伟事业豪迈起航。
“一五”期间,铁四院勘察设计建成交付使用的新建铁路有黎湛、鹰厦、孟平、汤鹤等铁路共长1132公里。这是铁四院打基础的时期,在新线总体设计、技术标准采用、线路方案比选以及大型建筑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均有提高,积累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后来铁路系统开始全面改制,铁四院经历了由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到改企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再到企业转型升级,成为现代科技型企业,公司名称也变成了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勘察设计的项目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
其中,在我国高铁建设历史上,铁四院创造了多项纪录。
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骨架的骨干设计力量,铁四院设计的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超过2万公里,已设计建成京沪、京港、京福、东南沿海、沪昆等六十多条高速铁路1.4万余公里,约占已投入运营高铁的34%。
结合高速铁路三十多年研究和十多年大规模建设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组织编撰《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为中国高速铁路大规模发展、为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国门作出了突出贡献。
而作为我国首批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单位之一,铁四院连续多年在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中名列前十,连续六年全国勘察设计收入排名第一。
可以说,经过70年发展,铁四院已成为铁路勘测设计“国家队排头兵”。
其中包括中国首条千公里级长大高铁干线武广高铁、世界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京沪高铁、亚洲最大地下火车站深圳福田站、“超级地下城”光谷广场综合体、中国首座350公里时速大跨高铁桥梁昌赣高铁赣江特大桥……一系列成果充分表明,铁四院是中国现代交通建设的见证者、亲历者和贡献者。
目前,铁四院已创建并确立了高速铁路、城际及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磁浮及新型交通、长大桥梁、水下隧道、现代铁路客站、综合交通规划、地下空间及TOD开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全过程咨询及工程总承包等“十大核心品牌”。
综合设计实力跻身全国一流,其经营足迹遍及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70年奋斗,70年辉煌,铁四院大步跨越,成长为我国现代交通建设领域的领跑者,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
携手前行,铁四院和杨园互相成就
我每每回想过去,铁四院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一路走来颇为不易。
铁四院刚设立时,周边鱼塘、菜地星罗棋布、明沟排污、湖塘杂草丛生,感觉还不如一个农村的小集市。
很长一段时间,技术人员和勘测人员挤住在杨园建新里武北机车车库里面, 1958年铁四院大楼盖起来之后,办公和居住条件才有所改善。
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铁四院所在的武昌区杨园街道一直在想尽办法给予大力支持。
在杨园街政府的支持协助下,先后在下马庙新建了修配厂、职工学校,在建设新村、桥梁新村、电力新村、四美塘建立了四个家属院,并配套修建了粮店、煤店、理发店、小饭馆等。
为解决职工买菜不便的问题,杨园街还在我们家属院附近修建了一个比较正规的菜市场,由于不临街,这个菜场几乎成了我们专属的买菜场,极大地方便和改善了我们职工的生活。
当然,铁四院跟杨园地区的发展一直是相辅相成的。武昌区和街道都为铁四院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铁四院也想方设法尽可能地回馈和带动杨园的发展。
那时候,我们会定期组织职工去杨园扫大街,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划分的区域,隔一段时间就去扫一次。
同时,我们新建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中专和医院,不只是给我们职工和家属服务,同时面向社会开放。
有一件事虽然过去多年了,但我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
1984年,我从部队转业来到铁四院时,那栋4层高的办公楼就是和平大道上的地标建筑,而在它周围只有几栋平房,周边几乎全是农田和鱼塘。
而通往杨园街的街道全是土路,上面铺着乱石子,不仅车辆行驶时颠簸得不行,一下雨还都是泥浆,居民们出行极为不便。
铁四院积极配合街政府部署捐资整修街道,并铺上了沥青路面。路修好当天,居民们走在平坦顺溜的柏油沥青路上,脸上都笑开了花,都说这条路修到大家心坎里了。
后来,我们还根据街道和居民的需求,又修了一条长约500米的新路,从杨园街到职工医院,这条路后来定名叫铁四院路。
与城市共生,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除了修路,建桥更是充分发挥了我们的长处。
在上个世纪末,城市快速发展,让和平大道逐渐成了一条城市主干道。为方便职工上下班同时保障社区群众出行安全,铁四院花费二百多万元在杨园街道口修建了一座跨和平大道的天桥。
1998年2月,天桥正式投入使用。天桥命名的时候,“铁四院天桥”也得到了武汉市地名委员会的确认,正式挂牌。以单位命名的地名在武汉市很少,可以说,“铁四院路”和“铁四院天桥”,包括现在的地铁站“杨园铁四院站”是地方对我们铁四院的认可,都让我们四院人非常的感动和骄傲。
铁四院带动了杨园的发展,但贡献不只局限于杨园地区,对整个武汉地方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我们设计的“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开辟武汉长江水下通途;设计的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使武汉成为全国较早开通轻轨交通的省会城市之一。此后,设计的多条地铁线路,极大地提升了武汉市的城市品位;从武汉连南通北、承东启西的重要区位出发,重新界定武汉铁路枢纽整体功能,设计了武汉、武昌、汉口、光谷、天河等高铁站,大幅提升湖北综合交通运输功能,有力地促进湖北和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尽管我已退休多年,但每年我都会参加专为老同志举行的《铁四院建设发展情况通报会》。一份份报告,一组组数据,都仿佛讲述着铁四院不断攀登前进的坚定步伐。
铁四院扎根武昌,已经和杨园共同走过了七十多个年头。作为一名老铁四院人,我感到非常自豪。我相信铁四院与杨园彼此携手同行,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作为生活在杨园街道的“老铁四院人”,我时刻关注着街道和铁四院的发展点滴,我在武昌杨园向祖国表白。我坚信:铁四院和杨园街道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