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中通道正式开通,往来珠江口东岸和西岸的车程将从2小时缩至30分钟,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带来便利。
2.香港导演李力持表示鼓励港人在中山租房,认为大量租盘不用急于买楼。
3.体育经理人熊哲桢表示,深中通道对深圳和中山两地甚至周边城市的互动交流和协同发展意义重大。
4.此外,香港菁英会副主席高松杰呼吁香港年轻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多到深圳、中山走走。
5.深中通道开通后,邓洁琳表示,亲情和友情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变得更加紧密。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深中通道的开通,让一桥融通湾区,深中两地终于直达式联通。不仅仅是湾区经济版图的加速重置,更是湾区行、住、游三大板块的一次加速融合。往来珠江口东岸和西岸的车程将从2小时缩至30分钟。这30分钟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而言意味着什么?他们怎么看待其中的利好?
香港导演李力持:
鼓励港人在中山租房
近日,随着短剧《厨神》上线,大家的目光又关注到导演李力持身上。他被称为周星驰的“御用导演”,执导过《唐伯虎点秋香》《喜剧之王》《食神》《少林足球》,创出香港无厘头喜剧电影的巅峰!2020年,李力持落脚珠海吉大,在这里建设了自己的影视基地。早在2012年,李力持在中山市三乡镇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多年来,李力持经常开车经港珠澳大桥来往港珠两地,也经常途经深圳湾取道深圳、东莞回中山。“以前虎门大桥经常塞车,深中通道开通之后,我一定要去试试,因为无论是车程还是过路费都会节省出很大空间。”李力持兴奋地告诉晶报记者。
如今,内地与香港双向奔赴已成为常态,李力持相信之后会有更多港人去深圳和中山生活。“尤其中山是港人置业热门的地方,我更鼓励港人在中山租个单位,先试租,慢慢再考虑买,因为大量租盘,不用急于买楼。”
近年来,中山市大力推动影视业发展。被问到是否会考虑在中山开影视公司,李力持笑言:“中山有很多地方愿意免费提供办公地给我做工作室,对我来说,大湾区处处是机遇。”至于打算什么时候去深中通道亲自感受一下,李力持迫不及待地说:“越快越好,先行为快!”
体育经理人熊哲桢:
“这一天我等了7年”
对熊哲桢而言,深中通道的开通是他期盼了许久的“大事件”,作为一位往返深中两地频次极高的生意人,这一天他等了足足7年。
“对我来说,往来深圳和中山两个城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在近半年,我几乎每周都要来回一到两次,平均一个月四次以上。”熊哲桢是一位体育经理人,目前在深圳天隆悦科技公司担任总经理,这家公司是中山一家民营企业——天隆工艺集团的子公司,主营业务是做文旅工艺品和体育赛事奖牌。因为业务拓展和客户洽谈的原因,熊哲桢时常要在深中两地穿梭。
对熊哲桢来说,深中通道正式通车之前,花在往返两地路上的时间成本不小,“不堵车的情况下,单程最快也要1个半小时;如果堵车,那耗费的时间就没办法估算了,有时候两三个小时,堵得严重的时候要四五个小时。”
从深中通道项目宣布启动的时候,熊哲桢就充满期待,“应该是七年前了,那时候去中山是看房子。到后面工作也在中山,一路见证中山的变化。”
现在深中通道正式开通后,熊哲桢的时间成本大幅缩减,“往来时间至少缩短一半,当然具体还需要看开通后的车流情况如何。”
在熊哲桢看来,深中通道对深圳和中山两地甚至周边城市的互动交流和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时间就是效率,深中两地友人及周边城市可以更多地互动。同时也加速了实业革新技术创新的便利性,物流更便捷,在产业协同发展上有了更多机会。”
“我们公司总部在中山小榄,是世界五金基地,也是中国赛事奖牌生产聚集地,深中通道的开通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智能智造技术全面升级的大门,实力兴国,中山进行中,我特别期待中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说。
香港菁英会副主席、网络红人工作者协会主席高松杰:
深中通道为拓展业务提供便利
在深圳创业的港人高松杰目前在深圳开设了一家传媒及科技公司,同时也是一位自媒体人,人称“香港高sir”。6月21-22日,他参与了中山组织的开展网络名人深中通道专题采风活动,与香港演员曾志伟、谭咏麟、苗侨伟等共同见到深中通道的全风貌。高松杰兴奋地向记者回忆:21日早上9时许,两辆大巴车自深圳东岛进入海底隧道,随后驶向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段桥面和中山大桥桥面。当天天气实在太通透了,蓝天白云下,海水的颜色格外漂亮,远处的小岛和岸边的高楼也特别清晰。当大巴车刚刚到达第一个采风点,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涌向桥面,有的拿出相机拍照,有的对着镜头录视频,有的直接飞起了无人机,生怕错过任何一处风景。
在建设现场,他们亲身感受这一世界级跨海工程的宏伟壮观,一起为祖国点赞,其中谭咏麟、曾志伟、苗侨伟等香港明星在桥上显得异常兴奋,纷纷表示领略了这项超级工程的非凡魅力。
对于高松杰而言,深中通道的开通有望实现他“在深圳上班、在中山买房居住”的愿望。他表示:“我在深圳开公司,做香港与湾区各城市业务的对接。但始终也有一定的成本,深中通道开通后从深圳去中山的时间快了,将来我也可在中山增加业务招聘,多招些人才帮手,因中山人力和其他成本是深圳的1/3,不论请人由中山去深圳打工,以及把香港高成本的业务转到中山,都能节省很多成本。”深中通道的开通,对高松杰在内地拓展业务提供了很多便利。
高松杰呼吁香港年轻人能够把握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多到深圳、中山走走。在此深中通道如期通车之际,高松杰希望用自己的所见所感向世界、向港澳台居民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香港故事、深圳故事、中山故事。
中山海雅缤纷天地企划部负责人李洁飞:
更多深圳人打卡中山美食
李洁飞是中山人,在深圳中山两地工作,作为中山海雅缤纷天地企划部负责人,有半年时间在深圳海雅缤纷城学习与办公,在中山和深圳之间往返工作是她的日常。
对于居住在中山、工作在深圳的她,最辛苦的莫过于通勤。李洁飞说:“频率高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从深圳回家,每天通勤的时间就有将近6个小时,公司是8:30上班,我每天5点半起床,6点出门去搭顺风车,赶在早高峰之前到公司。晚上6点下班,顺风车快的话晚上8点半左右可以到家,周五经常塞车到10点半才到家。搭顺风车还好一点,可以在车上补一下觉,偶尔需要自己开车,往返的路途中会非常疲惫。周末节假日的时候虎门大桥经常堵车,时间还会更久。”
2018年,李洁飞获知深中通道建设的消息,非常开心,深圳和中山的往来时间缩短,不管是对中山市民的生活还是城市发展都会带来许多好处。“特别是后面到深圳工作以后,因为关系到自己的通勤便利,就更加关注深中通道的进度,盼望早日开通。”
2023年下半年,李洁飞加入海雅集团中山海雅缤纷天地项目,中山项目是海雅集团布局大湾区的重要一环,之所以选择落地中山就是看重中山作为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地理位置,以及湾区西部重要交通枢纽的交通优势。李洁飞表示,深中通道开通之后,以中山为中心的湾区1小时生活圈形成,不管是对于消费者选择在中山置业还是娱乐购物,都是极大的便利。
更重要的是,深中通道开通之后,李洁飞的通勤时间会大大缩短,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起码能缩短一半以上。不仅如此,在生活上两地往返也更便捷,“节假日的时候我们想去深圳逛街探店,也不用自己开几小时车,还要头疼停车的问题,直接公交车很方便就能到深圳宝安。”
作为中山人,李洁飞也非常期待中山和深圳有更多文旅上的交流,她特别推荐深圳人去打卡中山美食,“中山其实是一座美食文化深厚的城市,鸽子、脆肉鲩这些地域特色美食,我的深圳同事过来吃过都赞不绝口,说原来中山人偷偷吃这么好,怎么之前都没看到过推荐呢?中山有非常多值得游客来探索打卡的美食,相信深中通道开通后能够让更多人看到中山在文旅上的吸引力。”
90后金融从业者邓洁琳:
“深中通道让亲情和友情更紧密”
深圳人来自天南海北,不少中山人就在这座城市打拼,邓洁琳是其中的一位。作为一名90后女孩,她如今已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年。对于深中通道的正式通车,邓洁琳非常兴奋,“在情感上拉近了我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系。”
大学毕业后,邓洁琳就选择来到深圳工作,目前就职于一家金融机构,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在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时,邓洁琳动情地说,“作为中山人,我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工作,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思念。读书时期,我就对深中通道的规划充满期待。毕业后,我选择在深圳扎根,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着更好的职业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深中通道的开通让我充满期待。”
因为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邓洁琳经常要往返深中两地,但是深中通道通车之前,回家是一件麻烦事,“我每月至少回中山一两次,在交通顺畅的情况下,单程需两小时。然而,必经之路的虎门大桥经常发生拥堵,特别是节假日,回家的路途可能需要长达三个小时。”
如今,深中通道开通后,“单程耗时只需要一个小时,大大缩短了我花在路上的时间。”
深中通道的开通不仅缩短了深圳与中山之间的地理距离,更在情感上拉近了邓洁琳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系,“它让亲情和友情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变得更加紧密。”
邓洁琳说,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后,会尽快去体验它的便捷性,“一个小时就能从深圳到中山的家里,想想就觉得幸福满满。”
地产从业者王伟明:
深中通道让大湾区城市生活和经济实现更多的融合
王伟明是香港人,在深圳工作生活超过二十五年。约十五年前,公司在中山投资房地产项目,作为大片区的负责人,他常年往返中山深圳两地,也在中山结识了不少朋友。王伟明坦言,项目选址中山约在2010年,那个时候,还没有深中通道的规划,纯粹是凭借商业判断,觉得这个项目落地中山有发展前景,可以为企业带来合理的利润。而后来,深中通道开始建设,多了不少深圳客户到中山买房。
2017年,王伟明自己也在中山购置了房产,考虑作为日后退休居住。他表示:“其实在很多人心里,特别是香港人,都会觉得中山宜居。”
中山深圳两地看似距离不远,但耗时不短,王伟明说:“我从福田中心区到我项目所在地120公里,一般需要1个小时40分钟到2个多小时,要看出发时间和是否节假日。我试过五一期间,从深圳到中山一趟,花了我五个多小时,从下午一点多出发七点半到达,我也很有耐心了。无论走沿江高速还是广深高速,都绕不开虎门大桥的拥堵;能碰上顺畅犹如中了彩票,几率太小了。而走虎门二桥要多走二三十公里路,情况也不见得好多少。”
建设深中通道的消息让他十分兴奋,深圳和中山及周边,可以说,是彼此需要。深圳需要有空间上的突破,大都市圈需要某种意义上的扩容,中山需要拉近与核心城市的距离,补产业短板。所以,对我来说,中山是适合宜居的城市。中山又是一个产业丰富的城市,可以给深圳的资本和科研完善产业链生态条,进一步巩固大湾区产业的扎根和发展。”
这些年王伟明持续关注着深中通道的建设,他时常会在朋友圈写下一点感想与思考,在他看来:“很多人会多了对经济融合和促进的期盼。以前是看着近实际上蛮远;现在是,真的近了。中山可以因为这链接,用得上深圳机场和各种配套资源,是升级;也正好跟上深圳、香港的快节奏,拉动一些发展步伐和经济,是好事。而中山也会成为深圳人出行消费和居住的热点选择,更具性价比和岭南风情。”
王伟明十分看好深中通道开通后的大湾区城市的发展,“按我所理解,深圳与中山早已经在政务办事上实行互通,中山翠亨那边就有这样的工作点,可以异地处理。深中通道开通后,会很快让两座城市生活和经济实现更多的融合。房价和消费的差异,也可刺激部分人轻松改善生活。”
来源 | 晶报APP
记者:张羽淳 谢晨星 邹振民
编辑: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