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时政小测验

7

1

新的一天~努力~♪


 01

多选题

2024年6月28日上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____,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A.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

B.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

C.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

D.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


解析:

2024年6月28日上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在近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国与国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全人类发展与进步,始终是各国不懈探索的重大命题。70年前,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阴云笼罩世界,“强权即公理”甚嚣尘上,刚刚获得独立的新生国家渴望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02

多选题

2024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健全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如何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从以下方面作出阐述:____。

A.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B.健全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

C.健全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

D.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E.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E


解析:

2024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健全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为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大举措。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深刻分析新征程上党面临的风险挑战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新时代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再到“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管党治党的系统思维、科学方法。

如何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从五方面作出阐述。

——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健全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

——健全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

——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摘自新华社2024年6月29日报道《总书记从五方面阐述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03

单选题

【《习近平用典》测验题】“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出自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九月八日,时任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的____就西羌、西夏事宜写给宋哲宗的奏议,意在奉劝朝廷,既要谨慎持重,不可无端生事;遇事又不可退缩,要主动作为。

A.晏殊

B.苏轼

C.欧阳修

D.辛弃疾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解析: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

出自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九月八日,时任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的苏轼就西羌、西夏事宜写给宋哲宗的奏议。

元祐二年八月,北宋俘获了与西夏勾结的西藩首领鬼章,槛送汴京。这是宋朝开国以来首次俘获敌国元凶,百官称贺。苏轼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指出:“安危之机,正在今日。若应之有道,处之有术,则安边息民,必自是始。不然,将骄卒惰,以胜为灾,亦不足怪。”他就北宋的边防政策提出:“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意思是,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苏轼指出,“生事”如无病而服药,“畏事”如有病而不服药,它们的害处相同,都会置人于死地,并批评了北宋政权在处理对外事务上的失策。苏轼意在奉劝朝廷,既要谨慎持重,不可无端生事;遇事又不可退缩,要主动作为。[摘自《习近平用典》(2015年版)]


 04

单选题

【《习近平用典》测验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出自____。

A.《论语》

B.《孟子》

C.《周易》

D.《尚书》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

出自《周易·系辞下》。《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萌芽期可能早在殷周之际,作为占卦之用。《传》是对《经》最早的解说,旧传为孔子所作。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为《易经》否卦九五爻辞。否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二卦。否(pǐ):闭塞,指天地不交、万物不通。否卦,卦象为天地不交感而致使万物生养之道不畅通。象征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黑暗混乱时期,此时君子应静待时机,积蓄力量,不可轻举妄动,待条件成熟,一击破局,方能转危为安、否极泰来。《周易·系辞》是孔子阐释易理的文字。孔子在“系辞”中,引用否卦爻辞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意思是,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强调当政者要有忧患意识,对可能威胁国家前途命运的困难和危险时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永不懈怠,兢兢业业,如此才能安身保国。[摘自《习近平用典》(2015年版)]


 05

单选题

据新华社2024年6月30日报道,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____名,党的基层组织____个。

A.9804.1万    517.6万

B.9804.1万    506.5万

C.9918.5万    517.6万

D.9918.5万    506.5万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

据新华社2024年6月30日报道,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918.5万名,比上年净增114.4万名。党的基层组织517.6万个,比上年净增11.1万个。中国共产党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强基固本、补齐短板弱项,不断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06

单选题

2024年6月30日,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____,正式通车试运营。

A.深中通道

B.港珠澳大桥

C.泉州湾跨海大桥

D.杭州湾跨海大桥


A


解析:

2024年6月30日15时,举世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

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是国家重大工程和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采用设计时速100公里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

深中通道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交通枢纽工程。作为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跨越伶仃洋,让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实现了跨海直连。

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此前的约2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两地携手进入“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深中通道历时7年建设,项目团队研发形成了15项世界首创的核心材料、关键技术和大国重器,创造了10项“世界之最”。
自建设以来,深中通道获得发明专利200余项、行业协会奖项数十项,并屡获国际赞誉。2024年4月,深中大桥荣获被称为桥梁界“诺贝尔奖”的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深中隧道荣膺“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50项标志性工程”。


主编:苏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