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名和资格初审
1.选择职位。公开遴选(考调)职位、职位简介、职位资格条件等情况,详见《职位表》。报名人员如需咨询《职位表》中的有关事项,可按公布的电话直接与遴选(考调)单位联系。符合条件的人员每人限报1个职位。
2.填报信息。报考者按网络提示进行注册,填写《2024年度乐山市公开遴选(考调)公务员报名登记表》,同时按网络提示上传本人近期(近3个月内)免冠正面证件电子照片。报考者应认真对照报考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真实、准确、完整填报有关信息。凡隐瞒真实信息、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报考资格或者遴选(考调)资格,且3年内不得报考。
3.资格初审。资格初审由各遴选(考调)单位负责,资格初审截止时间为2024年7月7日上午8:00(资格初审不合格的,可于报名时间截止前改报其他职位)。报考者应在填报信息后及时登陆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和照片质量检查。资格初审合格者按网络提示打印《2024年度乐山市公开遴选(考调)公务员报名登记表》两份,供资格复审时使用。资格初审通过的考生不允许取消改报其他职位。
资格审查工作贯穿公开遴选(考调)全过程,对在各个环节发现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应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遴选(考调)资格,所产生的后果由报考者本人承担;报名时符合资格条件,报名后由于工作单位或者职务职级发生变化等原因,导致报名人员新产生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情形的,终止其遴选(考调)程序,不再作为遴选(考调)人选。
4.确认缴费。初审合格及照片质量合格的考生,在2024年7月8日上午8:00前登录报名网站的相关页面,缴纳笔试考务费(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印发的川发改价格〔2023〕473号,笔试考务费为每人50元)。网络报名成功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5.打印准考证。缴费成功的考生,在2024年7月23日至27日登录报名网站打印本人准考证,并于考试当天持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过期身份证、身份证复印件不得作为参考证件)到指定考点参加笔试。
(二)笔试
(三)职位调剂和资格复审
笔试结束后,由各单位在笔试合格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进入资格复审人选。进入资格复审人数与遴选(考调)计划名额之比为3:1。拟进入资格复审的最后一名为2人以上笔试成绩并列的,并列人员均进入资格复审。
笔试合格人数与遴选(考调)计划名额之比未达到3:1的职位,报考该职位的笔试合格人员直接进入资格复审,缺额进行调剂。市委组织部统一发布调剂公告,明确调剂职位、调剂名额、调剂方式等。未进入所报考职位资格复审环节的人员(按遴选〈考调〉计划名额数3:1的比例把握),可以按照调剂公告明确的职位、资格条件联系调剂单位申请调剂,每人限报1个调剂职位。调剂单位在对申请调剂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后,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调剂进入资格复审人选。调剂后,个别职位进入资格复审人数与遴选(考调)计划名额之比仍未达到3:1的,资格复审合格人员均进入面试。
由各遴选(考调)单位公布资格复审(含调剂)人员名单,并通知考生持报名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审核,注明“同意报考”并盖章)、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及职位要求的其他有关证明材料原件和公务员登记表复印件参加资格复审。资格复审合格者,方可取得面试资格。因资格复审不合格或因考生放弃等原因导致的缺额,由各单位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递补。通过调剂进入调剂职位资格复审的人员,不再参加原报考职位递补。未在规定时限内参加资格复审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面试资格。面试当天放弃的,不递补。
(四)面试
面试由各遴选(考调)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可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小组面试、结构化面试等方式进行,主要测试考生履行职位职责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根据需要,部分职位还将进行职位业务水平测试(具体见《职位表》)。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最低合格分数线为60分,低于60分的不能进入下一程序。
(五)差额考察
按笔试成绩、面试成绩4:6的比例计算考试综合成绩,折合总分为100分。各遴选(考调)单位于面试结束后,根据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差额考察对象并告知本人(若考试综合成绩相同,则根据笔试成绩高低确定)。考察对象人数与遴选(考调)计划名额之比一般为2:1,对于名额在2人以上的职位可适当降低比例,但一般不低于1.5:1。
考察工作在遴选(考调)单位党委(党组)领导下,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实施。由2名及以上人员组成考察组,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实地走访、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根据需要还可进行专项调查、延伸考察等,充分听取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有关领导、群众和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机关党组织的意见,并审核干部人事档案、查询社会信用记录,对反映问题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进行核查。考察对象需要报告或查核个人有关事项、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注重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以及职位匹配度等进行全面考察,突出政治标准,深入考察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考察政治理论学习情况、制度执行力、履职能力、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坚决杜绝政治素质、道德品行、廉洁操守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入。
各遴选(考调)单位根据考察情况和职位要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人岗相适原则,集体研究,择优等额确定体检对象,不唯分取人。因考察不合格或考生放弃等原因形成的缺额,原则上应依次递补。未形成差额的职位,考察后由遴选(考调)单位决定考察对象是否进入体检环节。
(六)体检
体检由各遴选(考调)单位负责组织,在市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标准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执行。公告发布后至本次遴选(考调)体检实施时,如国家出台体检新规定,按照新规定执行。体检费用由报考人员自行承担。
遴选(考调)单位或考生对非当日、非当场复检的体检项目结果有疑问的,可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提出复检要求。复检只进行一次,只复检对体检结论有影响的项目。体检结论以复检结果为准。未按规定时间或地点及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规定体检项目的,视为自动放弃。因体检不合格或考生放弃等原因形成的缺额,原则上应依次递补。
(七)顶岗试用
体检合格方可确定为试用人员,进入遴选(考调)单位顶岗试用1个月,主要测试应试者的职位适应能力,确保人岗相适。试用期间不符合试用要求的,可终止试用。因试用不合格或考生放弃等原因形成的缺额,由遴选(考调)单位决定是否递补。
(八)集体讨论决定
顶岗试用期满后,由各遴选(考调)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结合考察、试用等情况集体讨论决定拟任职人员。遴选(考调)职位的面试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该职位原则上不得空缺(面试成绩不合格的情形除外)。
(九)公示和任职
各遴选(考调)单位对拟任职人员可在本单位网站和拟任职人员原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任用的,报组织部门按程序办理转任手续;对反映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取消遴选(考调)资格;对反映有严重问题,但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任用,待查实并作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任用。公示期间或公示后,因考生放弃或其他原因出现的缺额,不再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