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加快田园、家园、乐园三园一体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近年来,方城县券桥镇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县委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建设现代化农业强镇目标,加快推进田园、家园、乐园“三园一体”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乡村走向全面振兴。
图片
全镇上下一以贯之,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中原粮仓”步履坚实。重农强农念兹在兹,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全镇上下以实干姿态深耕沃野乡村,脚踏实地把“规划图”逐步变为“施工图”。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具体要求,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党委和政府主导、主推、主抓,把会议开在田间地头、将机关干部全部推向农业生产一线。把饭碗“端”得更牢。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认真落实“田长制”,设“田长”148名,其中镇级总田长1名、副总田长1名,田长12名;村级总田长26名,田长108名,另有网格员244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相对独立的土地资源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监管格局,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有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年完善提升1.5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22年协调完成了1.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2023年投入资金新打灌溉机电井36眼,2024年在潘河以西启动实施五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有力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监测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累计监测帮扶153户442人,消除风险70户191人。
精耕细作现代农业,着力打造“特字号”农产品,加快构建结构更优、链条更长、价值更高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等村的食用菌,券新、好庄、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马庄等村的牛羊养殖发展成效明显。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列入工业立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像抓工业经济发展一样抓农产品加工业,河南环福大豆食品有限公司、兆民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立券桥镇电商直播创业园,坚持“政府搭台、市场运作、自主发展”原则,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发展新模式,帮助群众把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带货变成“新农活”,使优质农产品、工业品搭上“数字快车”,让“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补短板提品质抓配套,加快田园、家园、乐园“三园一体”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浙江的“千万工程”,探索走出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成功路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民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观农村精神面貌,积极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把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同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强化基础保障,强化综合治理,强化长效管理,打好减量、分类、收集、清运、处理“五措并举”组合拳,确保“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努力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镇共有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箱236个、垃圾桶8132个、大型垃圾运输车辆6辆、小型垃圾清运车辆159台、洒水车1台、环卫工159名。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中,坚持“三有三无”工作原则,同时切实做到厕所建设入户、管理入户、责任入户、监督入户,充分发动村民自我管理,共建乡村厕所美丽新风貌,真正将“厕所改革”工作思路拓宽、方法改进、成效提升,全镇26个行政村累计改厕1054户,其中三格式736户,水冲式316户,有效改善了农村旱厕“脏、乱、臭”的旧状。不断推进污水“革命”,重新修订完善“河长制”工作方案和河道治理计划,开展“清河、清网、清源、查污染源”“三清一查”专项行动,整改涉水问题195条,整改提升养殖场(户)粪污136户,将污水治理与坑塘治理、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等有机结合,积极实施龙王庙、三间房村整村推进项目,实现污水净化处理,圆满解决了“污水哪里去”的问题。(王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