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16时,咸宁长江赤壁站水位29.91米,嘉鱼站29.14米,余码头28.55米,簰洲27.75米,已全线超设防。受长江上游和洞庭来水影响,预计29日至30日将相继超警戒水位。同时西凉湖王家庄站水位23.25米,超警戒0.25米,仍在上涨中。
鉴于当前我市严峻防汛形势,按照《咸宁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市防指决定于6月28日18时将防汛应急响应由四级提升为三级。
新闻多看点
咸宁长江段全面超设防水位
目前已投入706人上堤防守
咸宁448支驻村工作队变身防汛突击队
近期,受持续性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影响,咸宁市多地出现洪涝、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风险。我市448支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2022名队员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就地转化为“防汛突击队”,在防汛一线核灾情、除隐患、筑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降雨来临前,各驻村工作队就联合所在乡镇、村干部,对低洼积水区、地质灾害点、山塘水库、交通道路、高陡边坡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监测,拉网式排查群众住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危险地区设立安全警标、拉警戒线,利用微信群、“云广播”喇叭等方式宣传预警,为所在村购置雨靴、雨衣、手电筒等战备物资,做好随时应对汛情变化准备。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驻村工作队奋战的身影。
6月21日晚至22日,受连续的强降暴雨的影响,咸安区横沟桥镇杨畈村官山片区,因地势较低,河道的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导致道路两旁房屋、农田被淹。市农科院驻该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同,及时转移房屋被水淹的村民,并在溢水路段拉警戒线,轮流值守,提醒来往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同时,请来挖机清理被枯枝落叶淤塞的河道,最终,积水顺利排出。
在崇阳县路口镇厢所村,市卫健委驻该村第一书记左彬深夜冒雨前往大市河厢所段,察看河道水情以及相关救生设施状况,确保夜间河道安全。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该村连续发生险情,还有1处重大滑坡。为更好应对突发险情,工作队以及村“两委”成立了防汛应急小组,专门负责协助群众开展转移避险工作。
新一轮强降雨已经来临,据悉,6月27日,咸宁市乡村振兴工作队管理办公室已下发《关于做好防汛救灾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各级驻村工作队从即日起转为防汛救灾减灾工作队,周末等假日一律取消休假,全面参与驻点村防汛救灾减灾工作。期间,必须严格遵守防汛应急值守工作纪律,保持战时状态、战时作风,非特殊原因不得离开驻点村(包括周末),不得关闭通讯工具,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
同时,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还将常态化暗访抽查,对防汛救灾减灾中的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漠视群众利益等问题严肃问责。(记者:马丽娅 通讯员:陈坤)
“点长”吹哨,队员报到
咸宁市城区防汛排涝管理升级
6月27日9时,赤壁长江水位已达到设防水位。截至28日14时,赤壁长江水位已达29.86米,水位还在持续上涨。
记者从长江赤壁干堤防汛指挥部了解到,截至27日20时,由赤壁市19家单位负责的18座防汛哨所人员已全部到岗,生活物资、防汛装备、水电也已配齐,百余名防汛人员将24小时轮岗,在堤上巡堤查险,严阵以待。
28日上午,记者在长江干堤赤壁段看到,18座红色琉璃瓦屋顶的哨所十分醒目,迎着暴雨挺立如同18面“红旗”。同样像“红旗”的还有由责任单位、党员干部、村民组成的防汛人员,他们或在巡查河堤排除隐患,或在清除杂草护苗生长。
“这已经是我第五次参加防汛,我已做好了坚守一线的准备!”在第17号哨所,来自赤壁市人民医院后勤管理中心主任江剑荣正在整理防汛物资,吃完简单的中餐后他将开始今天的第二次巡堤。
江剑荣介绍到,自昨晚接到通知,三个小时内所有人员和物资全部到岗。到位后虽是深夜,他与队员并没有休息,而是第一时间进行了巡堤。
第13号哨所由赤壁市交投集团负责,记者看到,哨所门口的横幅已悬挂,墙上《隐患巡查记录》《堤防巡堤查险交接班记录》《工作日记》等一目了然;里侧两间房,临时改成多人间,备有蚊帐、电扇、雨衣、手电筒及矿泉水等防汛物资。
“我们第一时间就成立了赤壁干堤13号哨所临时党支部,所有党员干部将不讲条件,不遗余力完成防汛任务。”赤壁市交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军林表示,他们负责的1.4公里责任地段,每天早中晚分时段巡堤查险,确保安全。
据了解,赤壁长江堤防位于赤壁市西北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是长江右岸的重要三级堤防,段长20.92公里。赤壁干堤与黄盖湖堤、连江支堤和柳山大堤共同组成赤壁市的堤防防洪体系,保护着湖南临湘和赤壁六镇一区,在赤壁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守好长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赤壁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市长江河道堤防管理局局长李一兵表示,按照长江干堤设防水位堤段劳力标准,每公里3人至5人的标准布防,目前已全员到位。全体人员将开展值守和巡堤查险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记者:见博 通讯员:熊亚平 蒋秀梅)
编辑:石丽丽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