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立下相互矛盾的遗嘱,遗产该如何分配?

2023年,周爷爷去世,留下了一套房产和红木家具若干。如何分配这些遗产?周爷爷的子孙们为此陷入争执。
周爷爷的孙子周保保表示,自己应继承周爷爷名下的所有财产,这是爷爷一直以来的愿望。周保保说,周爷爷一直有应该由孙子传承周家财产的想法,因此曾在生病之前留下遗嘱,表示自愿在其离世之后,将其名下的财产和周家祖传的红木家具,赠与孙子周保保。
对于周保保的说法,周爷爷的女儿们,特别是二女儿周小妹,完全不能接受。她说,周爷爷早在2021年时,就出现了忘关煤气、忘记关门的现象。2021年,发现父亲情况不对的周小妹,带着父亲去医院就医,经医生诊断,周爷爷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此后,周爷爷被评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周保保所持有的遗嘱,是周爷爷被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之前四个月签署的,那时的周爷爷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已经很明显了,并不具备签订遗嘱的能力。
不仅如此,周小妹还提供了一份周爷爷在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之后签订的遗嘱。周爷爷的这份遗嘱,呈现了和前一份遗嘱全然不同的观点。这份遗嘱写道:
“我曾在儿子的指示下写了一份在我去世后老周家的所有遗产都是老周家的,也就是儿子、孙子继承。我想这不合情也不合理,我养育三个子女,二女儿是对我最亲的,我老伴也说过遗产二女儿得四成,其他二人各得三成。我尊重老伴意见,而且我的意见是二女儿照顾我最多,最好我的意见是二女儿得五成,其他二人各得二成半。请按我的遗愿分配。”
根据以上证据,周小妹等人认为,周保保所持的遗嘱应被认定无效。
图片
对于姑姑等人的想法,周保保完全不能认同。他认为爷爷是个家族观念很强的人,自己拿到那份遗嘱,符合爷爷将周家的财产交给周家人传承的一贯主张,是周爷爷的真实意思表示,应被认定有效。
周保保指出,在2021年,也就是周爷爷被发现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那一年,周爷爷一共立下了三份遗嘱。在三份遗嘱中均表示,去世后其名下的房产与祖传的红木家具都留给孙子。在爷爷接受精神检查时,他也曾表达过相似的意愿。
不仅如此,在与周保保的父亲周小弟的微信沟通中,周爷爷还曾表达过对姑姑周小妹的强烈不满。在沟通中,周爷爷表示,周小妹极其不孝,为了钱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同时表示,自己对周保保极为满意。
这份聊天记录显示,周爷爷曾将一份存单交给周小妹保管,后又向周小妹索取。因为此事,周爷爷指责周小妹不孝,并说:“我要杀了你这个恶鬼,我要给你抵命。”
综上,周保保认为,姑姑周小妹所提供的遗嘱,可能是周爷爷在周小妹的诱导下,被迫写下的。因此,将遗产全部赠予给周保保的决定,是周爷爷的真实意思表示,法院应认定有效。
上海法院经审理后发现,在周爷爷立下将遗产全部赠予给孙子周保保的阶段,其已经出现了“自我评价降低、焦虑、兴趣减退、睡眠不深”等症状,且其立此份遗嘱的时间,距离其被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时间较短。此后,周爷爷的意思表示还出现了多次反复。这些证据证明,周爷爷在立下涉案争议遗嘱的过程中,状态不佳。
在二审阶段,周小妹和周保保提供的多份聊天记录显示,周爷爷很依赖周小妹,但同时又会因怀疑养老院中有人偷了他的现金报警,因为怀疑周小妹将其存单等物品拿走而发微信骂周小妹。在此事发生后,又会因发现自己记错了,对周小妹道歉。这些微信记录证明,在涉案遗嘱订立阶段,周爷爷确实出现了记忆力、情绪控制力、认知能下降低等特点。
周爷爷的表现符合阿尔茨海默病从发病到病严重所具有的渐进性、病程长等疾病特点。可以证明,周爷爷在签订涉案遗嘱时,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并不具备签订遗嘱的能力。
综上,上海法院最终判决,涉案遗嘱的意思不是周爷爷的真实意思,该遗嘱无效。周爷爷所留下的遗产,应该由其第一顺位继承人协商继承,协商不成可依法另行解决。
(本文中所涉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