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六片山水塘野泳情况:拦不住的野泳,该咋劝?

尽管明令禁止和多次呼吁,但网红景点的野泳现象屡禁不止。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走访多个户外水塘看到,部分成了“天然水上乐园”,很多人同时在水塘野泳;部分泳客安全意识极低,不仅没有佩戴安全装备,甚至在野泳的山崖高处跳水;虽然水塘都明示禁止野泳,但也只是停留在广播和标语上,没有有效措施阻止;部分社交媒体更是“推波助澜”,列出广州野泳好去处,给市民提供“野泳地图”。
图片
现场:
有人游泳浮潜有人“高崖跳水”
白云区六片山最近特别“火”,野泳客从四面八方涌来,目标都是前往接近山顶的一处水塘野泳。在大众点评等社交媒体上,该处水塘获赞无数,被誉为“蓝色的眼泪”。记者看到,该处水塘面积较大,至少有两个标准足球场般大,水质不算清澈,但与别的水塘不同,该处水塘水体颜色呈现蓝绿色,看起来比较“干净”。
记者连续两周蹲点观察,中午和傍晚,野泳客最多。野泳客最多时超过了一百多人,最少时也有三四人。六片山可以自驾上山,但要在山腰位置停放车辆,很多人驾驶摩托车或者开着电动自行车上山,直接来到水塘位置。
图片
虽然水塘周边都有铁栏围蔽,但事实上“阻拦”的效果有限。铁栏有一处位置被人撬开了一个“洞口”,野泳客俯身钻入“洞口”,顺着斜坡,就能步行来到水塘边。也有野泳客直接翻过围栏,沿着斜坡三爬两下就来到水塘边了。
图片
男性野泳客就地脱衣,换上泳裤,纵使在众人面前遮住隐私部位,也非常不雅。女性野泳客则会提前穿好泳衣。
记者现场观察野泳客,安全意识较高的野泳客会在身上套上游泳圈下水,并且为了安全起见,会用绳索绑住游泳圈,绳索另外一头绑在身上。但也有很多人没有任何安全装备,直接下水畅游。野泳客之间也会互相提醒:“你没有套上游泳圈,比较危险!”“你没有任何安全装备,游到中途万一有意外,就是大事了!”但野泳客依然“偏向虎山行”,罔顾自身安全。
图片
记者看到,在水塘中间位置,最多时有超过十几人没有佩戴任何安全装备。也有人把空的矿泉水瓶当成游泳圈绑在身上,也有人拿着几块破碎的泡沫胶当成浮圈。野泳客在水塘中除了游泳,还有各种“水上活动”。有人带来了赛事用的皮划艇,在水塘中划艇。有人带来了浮床浮板,在水塘中练习浮潜。还有几人一起坐在浮床上,在水塘上随波逐流。
图片
有人攀爬到水塘一边的山崖上,在二十多米处一跃而下,玩起了“高崖跳水”。水塘边的山崖是一个垂直山体,不仅有落石的危险,水下也可能有暗礁,因此靠近山崖跳水,非常危险。附近还有另外一处面积较大的水塘,铁门上还有“水库水深,禁止野泳”等字样。有野泳客说,可以抄小路抵达水塘,不过路比较难走。
图片
管理方:
劝阻无效有围栏被野泳者撬开
事实上,六片山水塘野泳情况只是广州户外景区野泳的“冰山一角”,在洲头咀公园、沙面、凤凰山以及流溪河部分河段和市区内部分河涌,都有野泳客的身影
在距离六片山不远的凤凰山,有天池和红路两大水库,之前一直是野泳客畅泳“胜地”,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凤凰山进入开发建设期,白云区永平街在各出入口设置了门岗,设立了公告牌,避免出现溺水事故,禁止在本区内游泳、玩乐,禁止车辆和人员进入,野泳客人数因此大减。有野泳客告诉记者,事实上还有其他路径可以进入水库,不少人也偷偷溜进去野泳。当记者要求野泳客带路时,野泳客警惕地拒绝了记者的要求。
图片
在洲头咀公园,有野泳客拿着浮圈、翻过堤岸围栏,跳入珠江野泳。记者看到,野泳客中以中老年人居多,大部分都戴着浮圈、泳帽、泳镜,有一定的游泳技术。不过,由于野泳客所处的位置是珠江航道,来往的船只较多,不时有游艇或者快艇快速经过,翻起的波浪也较多且急,部分野泳客游到距离岸边较远的位置,存在较大危险。
记者发现,水塘野泳的管理较为松散。现场记者听到有广播不断来回重复播放“水塘水深,禁止游泳,请赶快上岸”,同时现场水塘围栏也有“禁止翻越,禁止野泳”的警示标语。除了广播和标语,似乎没有更有效的方法阻止野泳客下水。
图片
水塘岸上有穿着制服的保安队员驾驶保安摩托车巡逻,不过对于野泳客游水,却没有过多劝阻,有的甚至对野泳客“视而不见”,直接开车就走。有保安队员在岸上清扫地面卫生,记者上前问为何不制止野泳客下水,保安队员说:“劝过好多次了,野泳客都不听。”水塘周边围栏被野泳客撬开,形成一个较大的出入口,该出入口经过修复后又被破坏,至今仍未修复。野泳客通过该出入口进入水塘范围。
记者随后致电永兴村分管六片山野泳安全问题的党委委员陈嘉俊,了解六片山野泳问题。他表示已经立即通知保安队加强巡逻和劝阻野泳客下水,“我们已经加密巡逻,多次劝阻野泳客,但管理实在有难度,野泳客不听劝阻,还是自行下水。”陈嘉俊表示,六片山不完全是森林公园,目前还没有具体法规处罚野泳客,因此只能以劝阻为主,之后会请示上级部门,采取更有效的方法阻止野泳
社交媒体:
各种野泳图文吸引泳客下水打卡
记者采访了多位野泳客,这些野泳客也知道,在六片山水塘里,已经发生过多起溺亡事故,但大家除了惋惜外,没有更多的警醒。“我游泳技术不错,而且拿着游泳圈,还有朋友和其他泳客在周围,不会有事的!”
还有没佩戴任何安全装备的野泳客自信地对记者表示:“自己技术还行。”调查期间,记者目睹有野泳客在水中突发腿抽筋,需要同伴帮助才能游到岸边,并由同伴搀扶上岸。幸好该野泳客有穿戴游泳圈,再加上有同伴在旁边,才避免了更大的危险。
图片
六片山发生过多起溺亡事故,有过惨痛经历。有野泳客说,目睹过多起溺亡事故,既有成年人也有未成年人,也有公安、救护车来到现场,但都无力回天。在水塘不远处,地上摆有烧衣火盆,野泳客说,那是之前在此溺亡野泳客的家属摆放的,供人拜祭在水塘遇溺的亲友。
野泳客络绎不绝,也许与社交媒体的各种推文不无关系。在某点评APP上,搜索“广州野泳”,立即显示多个用户发布的郊外野泳的帖文,不仅图文详细,而且有详细交通路线、现场情况、是否禁止野泳,各种图文也相当精彩,吸引着不少市民。
有野泳客表示,是看了社交媒体的推文,才找到这里的水塘野泳。“看到推文的精彩,自己被吸引过来‘打卡’,然后再发布朋友圈或者社交平台,告诉其他人这里这么好玩,于是就吸引了更多人前来(野泳)了。”这名野泳客如是说。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