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赵彩霞 通讯员 胡维 崔莉莉 黄晓璇
眼下,正值海洋伏季休渔期,但浙江的渔民们却没闲着。这两天,在千岛之城的浙江舟山,掀起了一场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技能风暴”。
6月26日至27日,第一届浙江省海洋渔业“三支队伍”安全生产技能竞赛在舟山市举行,来自沿海4市8支基层渔民老大队伍和9支渔业安全监管队伍,共同展开了一场激烈而精彩的技能比拼。
专业队伍与民间力量同台竞技
海洋渔业技能“大练兵”
5米高台上,参赛选手没有一丝犹豫,便跃身而下。在空中划过一道优雅的弧线后,选手如飞鱼般迅速游向远方的救生筏。
扶正救生筏、进入筏中、再将模拟人稳稳地放入救生筏……一系列动作如同行云流水般顺畅,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了参赛选手们高超的专业素养和默契的配合。
“在过程中队员们十分照顾我,现场观众也一直为我鼓掌加油,让我十分感动。”来自台州市联合队的徐以凝,是全场唯一的女选手。
徐以凝告诉记者,作为渔政队伍的一员,平时相对于理论培训,实操的机会显得较为有限。而这次比赛则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让她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女生加入其中,通过参与比赛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
水上救援现场水花四溅,在理论知识竞赛现场也是“火花”四起。
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的的客服电话是什么?对于未穿救生衣的潜水来说,最好的游泳姿势是?发现船舶搁浅后,在情况不明时,应该怎么做?从基础渔业基础知识到航运过程的实际判断,一道道题目检验着来自奉化区、龙港市、普陀区等8家渔民代表队。
“比赛是对我们日常工作内容的检验,也给了我们基层队伍展现自我的机会。”获得理论知识竞赛第一名队伍,龙港队渔民代表队领队胡世雷表示,早在一个月前,他们就组织渔民和基层管理组织,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渔船操作技能等内容,开展学习培训,最后通过测试,选拔出成绩较好的队员参赛,其中也不乏有90后的年轻力量。
现场除了基层渔民老大队伍这样的“民间力量”,也来了不少专业的渔业安全监管队伍。面对两支队伍的比拼,在胡世雷看来,这次比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比赛,他们也对渔业安全监管队伍队伍所涉及的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理论知识,水上求生,此次比赛还设置了信息报送、实船隐患排查、船舶消防等项目。经过激烈角逐,陈乒乒等8人获得基层渔民老大个人奖,范德辉等8人获得渔业安全监管个人奖,温岭市、龙港市和苍南县渔民代表队分别获得基层渔民老大队伍团队奖,温州市2支、嵊泗县渔政系统代表队获得渔业安全监管团队奖。
深化“三支队伍”建设
打造高素养海洋“新铁军”
比赛,不仅仅只是比赛,更是浙江对人才的重视。
在26日活动开幕式上,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立军表示,举办首届浙江省海洋渔业“三支队伍”安全生产技能竞赛,也是希望能够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强能,全力打造具备高素养的海洋新铁军,是全面夯实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根基的重要举措。
浙江是海洋经济大省,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公开资料显示,浙江陆域面积只有10多万平方公里,海疆超过了26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5倍;6486公里的海岸线总长度,深水岸线超700公里;4370个海岛,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今年1月,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正式揭牌成立,“以聚合集成优势资源,加快建设海洋强省”成为重要目标。
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人才是基础。张立军介绍道,半年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在人才建设上也在积极发力,推出一系列举措。如研究出台了海洋经济领域“三支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打造东海人才工程,推进海洋经济领域“十百千万”人才计划;系统谋划各类海洋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培育万名海洋经济领域“金蓝领”。
前不久,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分别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7家高校院所,签订了海洋科技和人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依托政、校、企各方资源联动,加强海洋经济领域“三支队伍”建设,支撑浙江海洋强省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进一步深化“三支队伍”建设,给人才以支持,为产业赋能?
“我们将在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发挥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锤炼海洋渔业‘三支队伍’的技能素养和思想意识,营造全社会高度重视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的良好氛围。”张立军表示,此外,他们还将加强对渔民培训机构的引导鼓励、整合提升,加大投入力度、监管力度,推动渔民培训提质提效,为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他还谈到,接下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将积极发挥涉海涉港涉渔职能聚合统筹优势,把渔民培训提质、海洋渔船设施设备更新改造与海洋渔业安全监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海洋渔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全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