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8
新的一天~努力~♪
01
单选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6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强调,到二〇三五年,____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____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____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A.全面建成 基本实现 全面实现
B.全面建成 基本实现 基本实现
C.基本建成 全面实现 基本实现
D.基本建成 全面实现 全面实现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解析: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6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02
单选题
____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____明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2015 党的十九大
B.2017 党的十九大
C.2015 党的二十大
D.2017 党的二十大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解析: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此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一条主线,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和阶段。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新发展理念是相通的,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
党的十九大明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党的二十大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摘自新华社2024年6月26日报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综述》)
03
单选题
____作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____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等多项改革部署,勾画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基础性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决定性
C.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基础性
D.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决定性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解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等多项改革部署,勾画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将市场的作用从“基础性”上升到“决定性”,一词之差,反映我们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摘自新华社2024年6月26日报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综述》)
04
单选题
【《习近平用典》测验题】“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出自清代经学家万斯大的《周官辨非》。万斯大的老师、明清之际的思想家____倡导:“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A.王夫之
B.王阳明
C.黄宗羲
D.顾炎武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解析: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义】
出自清代经学家万斯大(1633—1683年)的《周官辨非》。《周官辨非》是一部力证《周礼》为伪的著作。《周官》,又称《周礼》,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末年,是一部汇编行政法律规范的典籍。为了论证《周官》之伪,万斯大提出了一个论点:“圣人之治天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意思是,圣人治理天下所用之道,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再小也要推行;于民有害的事情,再小也必须革除。而《周礼·天官》九赋中的“关市之赋”,对百姓最为有害。所以,《周官》并非周公所作确定无疑。在这里,万斯大把“利民”作为执政治国的价值标准,具有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
万斯大的老师、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倡导:“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清代中后期的钱泳主张:“天下事有利于民者,则当厚其本,深其源;有害于民者,则当拔其本,塞其源。”万斯大的“利民”思想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国传统民本主义中的利民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并逐渐展现其本身所应具有的价值。[摘自《习近平用典》(2015年版)]
05
单选题
【《习近平用典》测验题】“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____,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
A.《孟子》
B.《大学》
C.《中庸》
D.《论语》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解析: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释义】
出自《论语》,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在《论语·颜渊》中,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关于“正”,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有如下观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在评价西汉“飞将军”李广时,引用了孔子这句话:“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对“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最佳诠释。[摘自《习近平用典》(2015年版)]
06
单选题
嫦娥一号____,嫦娥四号____,嫦娥五号____,嫦娥六号____。一个个中国“首次”、世界“首次”,持续闯向科技创新“无人区”,不断拓展着人类的知识厚度。
①拍摄全月球影像图
②采回月背样本
③带回月球正面月壤
④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③④①②
解析: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在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是人类探月迈出的全新一步,也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正面月壤,嫦娥六号如今采回月背样本。一个个中国“首次”、世界“首次”,持续闯向科技创新“无人区”,不断拓展着人类的知识厚度。(摘自2024年6月26日新华时评《人类探月新一步 中国航天新起点》)
主编:苏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