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闹猛、有腔调、过念头、好白相……6月28日上午,在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举办的“绘申活,韵申情——第二届‘南风之申’沪语文化节开幕式”上,节目展演、弄堂文化、达人秀等活动,让在场的观众感受着沪语海派文化的无穷魅力。
沪语不仅仅是方言,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海派风情的生动诠释。2012年,南码头路街道创办了首届沪语童谣大赛。历经十余年,沪语大赛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提级为新区文化赛事后,又被列入上海市市民文化节活动项目。
2023年,街道厚积薄发,不断赋予沪语大赛新的内涵,举办了首届“南风之申”沪语文化节。沪语节组织专家研讨沪语传承、鼓励市民创作沪语作品、搭建沪语文化展示舞台,吸引了更多市民沉浸式体验沪语文化。
在第二届沪语文化节开幕式上,来自南码头社区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学生,带来了摩登舞蹈、沪语童谣、独脚戏、朗诵、电子音乐等精彩的节目。现场还开设了沪语角专区、美育专题、弄堂文化等三大区域,十米绘浦东、《繁花》剧本沙龙、民国cosplay、非遗手作等带领大家领略传统的老上海风情。
“沪语传承需要氛围与舞台,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沪语大赛、沪语节活动,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从不会说沪语到会说、会表演、会创作。”在南码头小学音乐老师张丽华眼里,沪语文化节不仅仅是传承海派文化的平台,也是激发学生文化兴趣、展示自我的舞台。
让沪语文化浸润人心、滋养生活、助力发展。南码头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葛敏表示,将不断深挖南码头自身的文化资源,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的贡献力量。
此次沪语文化节得到了上海大学、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滑稽剧团的大力支持。据悉,在为期3个月的沪语节期间,街道还将开展沪语传承圆桌会议、沪语学堂、滑稽戏专场、条漫大赛、达人秀等集文化展示、创作传承、趣味互动相融合的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