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家园理想与时代生活,《秘画之恋》研讨会在穗举行

近日,由花城出版社主办,花城文学院承办的《秘画之恋》研讨会在花城文学院举行。
花城出版社副社长邓如,《秘画之恋》一书作者、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徐肖楠与九位知名小说家、评论家参加研讨。据了解,《秘画之恋》入列广东省作家协会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精品扶持项目。
图片
“《秘画之恋》虽然是徐肖楠老师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但是是一部很成熟的作品,符合他一直所提倡的好小说要具备的可读性、神奇性、叙事要美学化等方面的标准。”邓如表示,该作品精美神奇、空间宽阔,隐现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分支迁徙到中国焉支草原再至月亮湾的故事,又回顾了明王室家族传奇到缅北滇西战役的历程,秘画渊源和人间情怀悠悠展现。
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就《秘画之恋》的阅读观感以及艺术价值进行了深入交流。
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剑华认为,《秘画之恋》不仅写得灵气动人、故事感人,而且寓意深刻、触及灵魂,作品以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去呼唤中国人守住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守住“民族魂”;
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作协副主席贺仲明强调,《秘画之恋》是一部浪漫主义色彩浓重的作品,书中不仅涉及多种艺术,像音乐、绘画、雕塑等方面,而且里面很多生活场景也写得很唯美,包括自然风景、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人物语言,体现了作者本身作为大学教授对人生、历史、艺术等多方面的思考;
著名小说家、《广州文艺》原社长、总编辑鲍十则表示,这部小说把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了起来,作者以自身对小说写作的独特理解和理论功底,提供了完全不一样的小说景观,为小说写作提供了新鲜元素;
图片
著名文学评论家、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钟晓毅指出,这部小说的野心其实很大,跨越性强,纵横南北、跨越现实与历史,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整体的丰富感,是广东写作的新开拓;
著名小说家、广东省中山市作家协会主席马拉认为,作者擅长于理性思维,在整部小说中用理性思维优化调整各方面要素,描写能力又极强,戏剧感和舞台感突出,所以场景、对话、细节都非常耐读。
著名小说家、花城出版社原社长肖建国,羊城晚报社专职编委、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陈桥生等广东文学界知名专家也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图片
据了解,《秘画之恋》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徐肖楠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
“业内专家们敏锐独特的评说,读出了许多我没想到的意涵,读出了这部小说的内涵、张力和意义,评论比我的小说还大气开阔,对此我深为感动又诚惶诚恐。”徐肖楠在研讨会上分享创作感受时表示,每个人都有理解、写作和接受小说的独特想法或观念。
《秘画之恋》依托于历史和现实,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在小说中去想象、引申、发挥、改写生活,把对生命、生活和人类的想法融入红角杨园,有庄重的历史、严肃的现实、浪漫的理想、令人惊奇的家族传奇,还有许多神奇而有趣的意味,像秘画、迷泉、雕像、洛神湖、月亮玫瑰、花园格局、红角杨树、中国神话和女神、中国古典优雅等。
“小说如果无故事,就一无所有。”徐肖楠希望能通过一个好看的故事盛装一种优雅的生活,既高雅深刻、又朗朗上口地把深刻性包含在历史与现实连接延伸的光明感中,将古老的中华历史与当下的民族复兴水乳交融,把诗意与平凡、宏大与细腻、浪漫与现实、历史与生命融入中华大地,在深情动人、神奇浪漫的红角杨故事中,写出中华家园和生活形式的诗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