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哪里去?”在中原西路附近,一块展板吸引过往家长关注。这里就是一家“AI智能自习室”,在老师的引领下,记者走进楼上的自习室。
两间自习室,桌上依次摆有11台电脑,每台电脑上配有一部耳机。这位老师说,目前她们这个校区小、初、高都有,高中智能自习室暂时还没开放,最近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带孩子来报名的比较多。针对记者咨询的九年级孩子报班情况,这位老师拿起一台智能云学习机(也叫智能学习平板)演示说,孩子报名成功,就会给学生自己的账号,登录进去后页面显示有“智习室”,7个选项包括自我提升、错题集等。
“万一孩子在这上了一段时间,成绩提不上来可以退费吗?”记者问。该老师给出的答复是“不退”。她说,12800元是学生的AI系统一年的权限使用费,200个小时已经是机构附赠的在这边的自习服务。
随后,记者来到高新区一家“AI智能自习室”。目前,这家自习室只有数、理、化和英语,“正常是报两门送一门,单科报名费3980元,报暑假班,这一段时间可以天天来,不限时。其余时间,如果家里边有电脑的话,孩子也可以在家里边学。”
记者走访多家“AI智能自习室”发现,学习模式几乎都是一样,测试后,根据机构提供的学习机学习;线下老师不讲课、不答疑,主要起监督、陪伴、跟踪学习进度、制订学业规划的作用。
在“AI智能自习室”学习,孩子真能提高成绩吗?走访中,不少家长的心态是“花钱买孩子自律”,至于学习效果,也是各有不同的感受。
张先生说,他家孩子今年高一,今年年初寒假期间,听邻居说给孩子在“AI智能自习室”报了数学和英语两科,期中考试、月考,两科成绩都提高不少,尤其是做数学题也没那么马虎了,“自律了不少”。于是经常出差的张先生也给孩子报了这家“AI智能自习室”学习,但孩子学习大半年,成绩并没有多少起色。
在“AI智能自习室”学习,孩子们是啥感受?五年级学生小华说,他是周末去自习室学习,主要根据学习机上显示的内容,自己安排学习进度、找不会的错题反复练习,“挺自由的,这也有老师,但没给我们辅导过。”
在走访的几家“AI智能自习室”,上座率并不太高,自习室的老师说,节假日学生会多一些。在街头随机调查的12个人中,有8个人都表示不会给孩子报“AI智能自习室”,除了价格有些高之外,他们怕孩子经常对着平板学习,会影响视力。
目前郑州市场上,“AI智能自习室”产品不下数十种。据了解,对于这类正在兴起的智能自习室,不属于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只在市场监管部门办理了营业执照,属于场所租赁使用。
据中原区市场监管局系统查询得知,目前中原区有63家涉及自习场地服务的自习室。市场监管部门一是对广告宣传是否违法、是否有夸大其词、是否涉嫌虚假宣传等进行监管;二是对涉及退费的情况进行调解。
工作人员提醒家长,“AI智能自习室”的兴起,某种程度上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在选择这类“AI智能自习室”时,一要看清资质,二要根据孩子自身学习条件和兴趣参加学习。“AI智能自习室”的经营者也要规范辅导,依法依规进行经营。
在专家看来,AI赋能精准教育是大势所趋,但从需求端来看,商家如果通过迎合家长“提分”心理进行软件开发,那么智能设备的“打怪升级”将成为孩子们新的负担。从供给端来看,随着越来越多商家涌入,一些晚托机构和AI自习室合并开设,有隐形的学科培训之嫌。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及早谋划,填补智能教育设备的监管空白。从技术层面、内容层面和运营层面去监管,各部门一起参与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