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湾 | 深中通道正式开通,香港“大咖”有话说

6月30日,备受瞩目的世界级跨海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即将正式开通,不仅标志着深圳市与中山市之间的交通瓶颈被彻底打破,珠江东西两岸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更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图片
近年港人“北上”热潮、“港车北上”新政等,让深中通道也成为香港市民关注关切的焦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了两位香港资深人士,畅谈对深中通道开通的感受。
蔡冠深:让更多湾区城市“即日往返”成为可能
图片
“我的家乡在中山,还记得以前从香港到中山,要转车搭船,路上要花一天的时间,非常不方便。”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博士深感叹称,近年来大湾区内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来往两地的时间越来越短,而深中通道开通后,从香港到中山的时间,减少至1个小时,深圳和中山之间车程缩短至30分钟,年底接驳广州南沙的“万顷沙支线”也将通车,届时从广州南沙到深圳的车程只需20分钟,让区内更多城市之间即日往返成为可能。“这无疑将大大提高各地之间人才通勤和物流效率,对于留住人才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更有帮助,也将深刻影响珠三角乃至整个大湾区的经济格局。”蔡冠深说。
图片
中山是珠江口西岸重要节点城市,中国先进制造业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更是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城市,中国70%的灯饰制造来自于中山。但多年来,受制于交通不便等原因,中山经济发展和一江之隔的深圳仍有相当差距。
对此,蔡冠深认为,可以预见深中通道的开通,将为中山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制造业借助深圳强大的创新型经济和产业外溢,以及香港在金融科技研究方面的优势,有助在珠江西岸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协作,从而缩小珠江两岸发展差距,推动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这对提升中山在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构建循环畅通大湾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均衡发展,都有重大战略意义。
冯炜光:深中通道对大湾区融合意义重大
图片
“非常开心这条通道建成开通!这对整个大湾区融合意义重大。”在中山置业已经居住了四年的著名香港时政评论员冯炜光,深刻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五年间的巨大改变,他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相信深中通道将吸引更多香港居民前来中山安家落户,进一步促进两地的交流与融合。
图片
据冯炜光介绍,早在2020年,由于当时的疫情影响往返香港不便,中山市的朋友介绍说中山有个地方不少香港人在那里买了房,冯炜光于是过去看看,发现是俨然一个“小香港”的社区,于是便下决心在那里买了套房子用作自住。冯炜光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不做置业地产生意,但这一行的朋友告诉他,从之前宣布要开通深中通道到现在即将正式开通,中山的地产市场的生意确实增加了。“我自己估计,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一定会有很多香港居民希望通过这座跨海通道过来中山。据我理解,虽然现在香港单牌车自驾还只能通过港珠澳大桥,不过我相信将来会慢慢开通,这样就会有更多香港人过来这边置业、消费。”冯炜光说。
据最新消息透露,6月30日开通日起,中山往返香港的大巴班次将逐渐加密。粤港澳最大的道路跨境旅运品牌“环岛中港通”旗下的11条跨境大巴线路正式改走深中通道,每天共有高达120班车经深中通道往返香港。
冯炜光认为,深中通道不仅改变了两地居民的出行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跨境出行将更加便捷,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和融合。
文 | 记者 王漫琪 特约撰稿人 梁源
图 |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