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湖北十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通过专家验收
太原数字城管
2024-06-27 16:15
太原市数字化城乡管理指挥中心官方账号
6月14日,湖北省十堰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湖北省首批通过运管服平台验收的地市。
本次验收专家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清华大学及十堰市级共7名专家教授组成。专家组现场听取了十堰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情况汇报,观看平台演示,查阅系统建设运行数据、核算运行效果指标、审阅文档资料系统。
专家组现场查看资料
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十堰市严格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指南四标准”的要求开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构建了市县一体、统筹协调的城市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在提高城市风险防控能力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平台基于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运行监测系统功能设计和应用方面体现了城管部门行业监管职责的落实,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运管服平台上的城市生命线实际应用,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
经过8个月的试运行,功能齐全、性能稳定,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效果明显,同意十堰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通过验收。
十堰市城管执法委党组书记、主任金玉心表示,将以城市运管服平台顺利通过验收为契机,不断丰富平台功能模块,拓展智慧应用场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破解城市安全运行难题,为城市管理工作注智赋能,真正实现平台“够用、好用、实用、管用”,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十堰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依托十堰城市大脑,深入贯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通知、一指南、四标准”要求,共享城市管理相关行业数据,不仅建设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的业务指导、指挥协调、行业应用、公众服务等7个应用系统以及数据交换、数据汇聚和应用维护等3个后台支撑系统,同时结合全国地下基础设施运行监测试点要求,积极拓展和创新研发了17个应用场景,充分体现十堰特色。
摸清城市家底
全面开展公共基础部件采集
完成中心城区约112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管理公共基础设施部件及园林绿化、门前三包专题普查工作,城管部件包括5大类121小类,累计采集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园林绿化设施、市容环境设施等部件量约36万个。同时全力配合十堰市重大项目建设,将已有数据全部汇聚共享至十堰市数公基项目中。
突出民生保障
提升城市安全运行监管效能
建设运行监测场景,将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的燃气、热力、防汛、供水、桥涵、井盖等城市保障事项纳入平台管控范围,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主城区1890公里燃气管网、727公里供水管网、144公里热力管网、3个内涝点、654个智能井盖、15座桥梁等生命线基础设施实时监测、分析研判、风险预警、监督管理、协同处置和信息共享,相关警情及时推送至相关单位进行风险处置,提高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运行监测预警处置时效性,初步形成城市安全“一网统管”。
着力应用场景建设
丰富核心业务内涵
聚焦城市管理核心业务,建设完善园林绿化、清扫保洁、门前三包、渣土管理、公厕监管、IP广播、视频分析等功能板块,丰富行业应用场景的同时,利用AI算法自动识别游商摊贩、渣土车违规作业、占道经营等热点城市管理问题,各部门和街道联动处置,高效支撑城市运行、管理部门行业监管工作。
优化综合评价功能
确保公平、公正、客观、真实
将综合评价功能进行了优化和延伸,增加了省第三方考核、创文指标模型,细化考评指标,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强,推动了运管服平台建设成果向城市管理成效转化。
编辑张涛
来源 中国建设报大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