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 | 会游泳≠会救人

正文

图片

防溺水

SUMMER

夏季到来,

气温持续飙升,

溺水事故进入危险期、

易发期、高发期……

落水事件的发生本就令人揪心,

因救援产生的连环事故

就更令人感到惋惜。



NO.1

下水救人者溺亡事故频发

SWIMMING

▲5月2日,广东汕尾陆丰市湖东镇的林某,趁天晴带着自己的4个孩子到居所附近的开放海滩游玩,期间,孩子陈某不慎落水,林某和其他3名子女情急之中救援时先后落水。最终,最先落水者陈某获救,其余4人溺亡。


5月3日,山东淄博,一名男孩在河边玩耍时落水,孩子母亲过去营救同样落水。发现险情后,好心人王龙本能地前去救援,在把落水母亲营救上岸后,他又去救落水男孩,最终孩子获救了,王龙却不幸溺水身亡。


5月25日,湖南吉首,上小学六年级的吕同学与伙伴共三个孩子到河边玩耍,期间一名同学在浅水边玩耍时,不慎滑入深水中,吕同学为救溺水同学而不幸溺亡。


6月10日,在广东鹤山宅梧镇靖村一处公园,两名儿童不慎落水,一位村民闻讯赶来施救也不幸溺水。最终,3人均不幸遇难。


图片


这些悲剧的发生令人深思:有人落水了,你会救吗?怎么救?

NO.2

会游泳不代表会救人

SUMMER

很多人觉得在水里去救一个人很简单,游过去把人拉回来就好了。殊不知这是最错误的,溺水者在水里生命安全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这种情况下出于人的求生本能,会使用一切办法来让自己浮出水面。


此时救溺者出现在溺水者身边,溺水者会抓住这最后的一根稻草,拼命的抓住救溺者的身体或者手脚。会游泳的人一定知道,脚在游泳的时候起了多大的作用。如果脚被溺水者抓住,基本上水性再好的人也失去了游泳的能力,接下来的就是一起沉入水中。


会游泳不代表会救人。这个说法很残酷,但是很现实。游泳对体力的消耗非常大,这和在陆地上跑几十上百米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当施救者游过去的时候,体力基本上已经消耗了很多,一旦溺水者拼命挣扎,施救者无力与之较劲,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图片



NO.3

溺水救援首选间接救援

很多人看到人溺水后容易紧张,下意识便会下水救援,这往往给溺水者和救援者都带来极大的危险。所以救援者无论是否熟悉水性,都首先需要保持冷静。


在溺水救生的过程中,要遵循的一定的原则:岸上救援胜于水中救援;多人救援胜过单人救援;间接救援好于直接救援。


当有人落水其实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对其实施救援,不一定非要下水才可以对落水者进行救援,所以这个时候选择正确的方法,不仅能保证施救者的安全,也能对落水者进行有效及时的救援,下面泳哥就和大家聊聊水域救援中的间接救援。


间接赴救也叫池岸赴救,是指在岸边利用水域现有的救生器材(如救生圈、救生浮标、救生杆、绳子等),对较清醒的溺水者施救的一种救生技术。


图片


3.其他救生物。在情况紧急,没有上述救生物品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情况利用一些其他物品如:长棍、绳子、球等等,但应以抓紧时间不伤害溺水者为前提。


图片


其实不一定要亲身赴险才可以救人的,通过一些道具同样可以把人给救上来,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间接施救不能帮助溺水者,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考虑下水施救,但救人者必须水性良好,同时掌握水下救援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正面接近溺水者,一定要避开溺水者能抓住的范围,双手托住溺水者的腋下,让其头和口鼻离开水面,避免第二次呛水


2023 i-swimmer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