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宁海:“双一流”高中是这样炼成的

南京市宁海中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始终践行“勤·诚·勇”百年三字校训。历经多年沿革,形成了“美的教育”办学理念,追求“文化、美术双创一流”的高品质学校建设,以美立教,立美育人。近几年来逐渐形成了相融相生的三大文化:以科学精神培育为核心的院士文化;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国旗文化;以立美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美术文化。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增进国家认同感,深耕科学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情趣健康、精神奋发、才智卓越、格局远大”的时代新人。
图片
宁海中学勇于进行教学改革,追求高质量发展。文化高考连续六年大幅推进、高位发展,拔尖创优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更多的学生进入985、211等高校深造。美术班高考继续保持高位优势,很多学子进入三大美院及985、211等优质院校,学校美术教育江苏最好,全国首善。
图片
△与南京大学签订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如此亮眼的成绩,到底是如何取得的?且听他们如何说——
2024届优秀学子说
专注课堂 深度思维
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时间和场所。只有抓住了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学习。真正的高效课堂,不是表现为知识的习得和灌输,而是思维的深化,能力的提升。当下高考考查的往往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科素养和核心能力。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老师不止于知识的传授,学生不止于知识的习得。宁海中学致力于打造高品质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品质,引导学生学会辨析、探究,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图片
△化学创新实验室 图片由学校提供
“得自主者得天下。”学子们对此深有体会。高三(1)班的耿嘉乐说:“在我看来,高中课堂充满活力,学科学习的共通点在于课堂上的专注,思维时刻跟着老师走,不闭门造车。专注于课堂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也能减少我们课后复习记忆知识点的时间。专注于课堂,利用好课上的每一分钟,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深度思考,不停留于知识表面,深度挖掘每一个知识点,我们的无限潜力也随之展现。”
高三(8)班的王宇坤说:“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使我们的大脑保持活跃,紧跟着老师的思路,面对老师抛出的问题,一定要积极思考,而不能怠于动脑,等着老师来给出答案,甚至将自己置身事外,成为课堂的‘局外人’。此外,深度思考不应仅局限于正课,自习课更是我们为自己‘诊断’‘治疗’进而达到提升的好时机。自习课时,不应只是疲于奔命式地忙着赶作业,更不应假借讨论问题来交头接耳,最理想的自习状态,应是静下心来,沉浸在安静、有序的氛围中走进深度而活跃的思考。唯有在思考中才能取得最大的进步。”
在宁海,抓住课堂,主动思考,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充分利用好课堂和自习的每一分钟,已经成为一种学习的共识。廊道里、广场上迎着朝阳摇头晃脑、闭目背书的早自习,鸦雀无声、静静做题的晚自习,已成为校园里亮丽的风景。
2024届家长代表说
信任学校 双向奔赴
成功的教育,一定是家校同频共振的结果。家长对教学活动的积极配合、对亲子活动的主动参与让孩子的前行之路铿锵有力。学校对家长的信任,更是一种坚定的力量、一股强大的暖流。宁海中学重视家校共育的合力凝聚,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教育成为双向奔赴的美丽遇见。
2024届高三除了在常规的家长会上进行交流等环节外,更重视常态的家校交流,利用平时的时间,邀请家长参与策略制定、自习管理等教育过程。既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也能充分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
高三(2)班的陈乐然家长说:“作为一名高三毕业生家长,我满怀激动与感激。三年前,女儿初入宁海,面对高中的海量知识、高难度课程和快节奏学习,她感到不适应,成绩仅能勉强跟上,期中期末仅排名在班级中游。但我们坚信学校和老师的能力,通过家校合作,制订了科学的学习计划,女儿的成绩稳步提升。高三时,得益于班主任王蕾蕾老师以及全体任课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女儿的成绩显著提升。在宁海中学,女儿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与人和谐相处,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是她一生的宝贵财富。感谢老师们为孩子的成长所做的一切。”
高三(1)班的赵景泽妈妈说:“当初我们为孩子选择宁海中学,是对宁海的一份信任、托付,更是一份期待!事实证明,这份信任和托付,完全正确,不负期待!孩子在宁海三年的学习、三年的成长,我们深深感受到,宁海中学,重视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关注的是学生品质、人格和气质的培育,宁海中学的办学理念、治学态度、教学水准、满园的硕果,已经深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高度赞同。”
家长的信任,既源于学校的开源管理,搭建了双向沟通的桥梁,走进了家长内心,满足了家长需求,也源于学校科学的育人理念和方法,契合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家校的双向奔赴,有力助推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2024届教师代表说
学科责任 把脉高考
“作为学校中层,要勇当第一责任人,下沉备课组和备课活动,发挥学科领导力,坚持三个始终关注:关注学生、关注高考、关注老师,共同打造高分团队。”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安文琳如是说。
所谓关注老师,是指在备考过程中,学科负责人注重团队协作,鼓励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向心力,激发备课组老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同时关注每位教师的成长,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打造高效、协作的学科团队。
所谓关注高考,是指组织备课组老师们深入剖析高考趋势,进行高考政策学习和研讨,把握命题规律,确保教学内容与高考要求紧密对接,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准确理解把握高考改革方向。
所谓关注学生,是指在打造高分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通过新学习生态课堂的打造、自主学习习惯的培育、个性化学习方式的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和心理状态的关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焦虑。
在学科责任人引领之下,老师们对高考的研究更加深入。高三英语备课组张倩倩老师对于学科培优也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当前英语高考强调能力的综合运用,考查内容涵盖听说读写各方面。分析近年试题趋势,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题趋于多元化,注重语境理解和词汇的准确使用。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还要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分层学生,引导他们超越课本,拓宽阅读范围,增加原版书籍的阅读量。通过组织模拟联合国会议、辩论赛等活动,提升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辅导计划,攻克他们的弱项,巩固优势。”
2024届领导小组说
科学谋划 凝心聚力
“人人上一本,班班考高分。”学校党委书记徒香福在高三启动仪式上就提出明确目标。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毕业生都能走进心仪的本科院校,是宁海人刻在骨子里的对学生的爱,也是六年六大步的高考优秀成绩带来的底气。勇于突破惯性,走出目标舒适区,让宁海的高考一年一个新台阶。
“打造皇冠上的红宝石”是高三年级组主任孙宜好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成为2024届高三教师的共同追求。高三领导小组群策群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是领导小组成员人人皆是班级质量责任人。从常规管理到教学评价,班级质量责任人全程参与,既是引路人,也是把关者,同时协助班主任把班级组老师熔铸成一个密切合作、荣辱与共的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拒绝内耗,增强合力”成为老师们的信条。二是所有行政领导都是学科质量责任人。学科责任人深入备课组,共同参与集体教研,把脉高考;深入课堂,问诊教学,有力地提升了各备课组的教研教学水平。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凝心聚力、科学谋划,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班级管理成效献言献策。同时宏观把控高三节奏,让高三师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张弛有度。2024届高三先后开展了高三启动仪式、成人仪式、百日誓师大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仪式教育中沉淀、奋发,同时常态化开展运动会、迎新文艺团建、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欢快中多巴胺爆表,真正做到劳逸结合,高效学习。
高位发展的宁海中学,正拾级而上,朝着“双一流”的目标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