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展翅,联通世界。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投运三周年。三年来,天府机场飞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在天府机场2号航站楼内,一场“三周年主题音乐活动”正在举行,《盛世国乐》《采薇》《天府荟萃》等演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尽数展现。值机大厅内设置“时光走廊”,旅客跟随神鸟的足迹,一同探索天府机场从建设时期到投运三年的成长时光。
2021年6月27日,天府机场正式投运,开启了成都“两场一体”运营的新时代。三年来,天府机场航班量、吞吐量等关键生产指标节节攀升。2023年,天府机场起降航班32.96万架次、保障旅客4478.6万人次,实现吞吐量千万级“三连跳”,排名上升至全国机场第5位,跑出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天府速度”。据统计,投运以来(2021年6月27日至2024年6月26日),天府机场累计起降航班66.8万架次、保障旅客8838.7万人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班3.5万架次、国际及地区旅客493.3万人次。
作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机场,投运三年来,天府机场不断加强航线网络通达性,持续提升机场枢纽能级。去年国际及地区航班转场后,天府机场积极推动国际及地区航线恢复,累计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59条(其中客运航线48条、货运航线11条),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恢复速度处于全国前列,国际及地区客流量位居全国第4位、中西部第1位。
今年,天府机场已加密洛杉矶、莫斯科、圣彼得堡、吉隆坡等国际客运航线,新开奥克兰、薄荷岛等3条国际客运航线。近期,天府机场还将进一步加密东京、首尔、新加坡、科伦坡、河内等航班频次,新开“成都=意大利米兰”客运航线,加强四川与欧洲的互联互通。此外,天府机场持续优化国内航线网络,加强与国际航班的中转衔接,密切与省内各支线机场的“干支协同”,累计开通国内航点187个,国内直飞航点通达性保持全国第1位。
中转是衡量机场枢纽功能的重要标准。天府机场已初步形成覆盖广泛、中转高效的复合型国际中转枢纽网络,充分发挥“五进五出”航班波中转衔接优势,打造国际国内互联互通的空中通道。今年以来,天府机场单日中转旅客量最高突破3.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平均中转率进入全国领先水平,国内干线为国际航线输送了近70%的中转旅客;莫斯科、圣彼得堡、罗马、伊斯坦布尔等洲际航线中转旅客占比超50%。
查看原图 4.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