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圆满完成探测任务,成功在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这是世界首次在月背采样并且返回。
2.嫦娥六号任务的关键词是“世界首次”和“月背采样”,月背地形复杂,资源丰富,尤其氦3储藏量丰富。
3.为此,中国研制发射了鹊桥中继通信卫星,建立了地、月、星三者链路,为月背探测铺平了道路。
4.嫦娥六号任务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采集月壤样品,以确认艾特肯盆地有无水源存在。
5.此次任务圆满胜利完成,为未来载人登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6月25日,中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圆满完成探测任务胜利返回。嫦娥六号月球在月球背面采样成功,然后返回器成功将月壤样品送回,这是世界首次在月背采样并且返回,极具象征意义。
嫦娥六号圆满完成再次显现中国航天工业强大的实力,彰显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此次任务成功也为我们未来载人登月乃至建立月球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探索宇宙迈出又一步。
大家注意到此次嫦娥六号任务的关键词就是“世界首次”和“月背采样”。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月球一面永远朝向地球,另外一面永远背对地球,因此得名月球背面。由于月球背面始终面向太空,背对地球,人类无法直接看到这里,所以月背一直以神秘著称。
上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及苏联发射月球探测器对月背进行了探测,我们才得以一窥月背面貌。根据这些探测器获取的数据,我们知道月背地形要复杂的多,多山脉和盆地。月背几乎没有月海这样的平原地区,人类已知的22个月海之中有19个在月球正面,月背只有3个,另外月背岩石也更加古老,保留了原始的形态。按照国内外科学家的说法,只有考察月背才能真正了解月球的过去。
尽管地形恶劣,但是月球背面资源却更加丰富,尤其氦3更多,这是核聚变的重要原料,地球氦3储藏量非常少,月球背面由于长年受到太阳风影响,氦3储藏量丰富。如果想开发月球上面的氦3,月背是更合适的地点,这也是月背近年来成为探测月球热点区域的主要原因。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从以往探测器获取信息来看,月背某些盆地的底部由于长年不见阳光,可能会有水以冰的形式存在。如果这个信息得到证实那将是人类开发月球一大突破。
不过月背探测难度非常大,由于月背始终背对地球,无线电波无法直达这里,因此过去月球考察包括著名阿波罗登月都在月球正面进行,月背实地考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中国嫦娥探月工程将月背探测作为一个重要方向进行攻关,首先需要突破就是通信这个难关。为此我们研制发射了鹊桥中继通信卫星,卫星在地月三体系统平衡点L2点做拟周期运动,从而建立地、月、星三者链路,为我们进行月背探测铺平了道路。在此基础我们首先进行了月背着陆及巡视,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月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着陆地区是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底部,这里是月球最为古老的地区,也是传说有水的地方。嫦娥四号着陆之后又放出玉兔二号月球车进行巡视和考察。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着陆的时候嫦娥四号获取月球背面第一张近距离图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嫦娥四号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又再接再厉开展了嫦娥六号月背探测任务。嫦娥六号任务更加复杂,此次任务不但要在月背着陆,还要着样,回收,然后返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嫦娥六号任务可以看作我们未来载人登月一次演练。嫦娥六号任务仍然是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前面说过这里是月球最为古老地方,通过分析这里的月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解月球、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为我们以后在这里载人登月、科考、建立月球基地积累第一手资料。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确认艾特肯盆地有无水源存在。前面说过根据以前的资料,我们曾经推测月背某些极低的地方可能会有水以冰的形式存在,因此艾特肯盆被认为月背考察最为理想的区域。此次我们可以通过这里的月壤来确认此前推测是否准确,寻找月背存在水的蛛丝马迹。一旦这推测得到证实,那就是我们开发月球一个重大突破。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嫦娥六号返回器带回的月背月壤样品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嫦娥六号任务圆满胜利完成也为我们未来载人登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中国航天历史上又一个辉煌时刻,也是人类探索宇宙重彩的一笔。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中华民族飞向太空,探测宇宙的步伐将会更加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