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通航三周年已开通国内国际航线391条

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通航三周年。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从2016年5月开工建设到2021年6月27日投入运营,历时5年零1个月,机场获评中国第四家Skytrax五星机场。
目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332条,国际及地区航线59条,国内航线通达性全国第一,中转率处于国内一流水平;2023年旅客吞吐量达4478.6万人次,单场排名全国第五,同比增长237.3%;货邮吞吐量达24.6万吨,同比增长201.1%,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4年1-5月,旅客总量 2215万人次,货邮总量 14.2万吨。
图片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口岸功能逐渐优化
目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货站约15万平方米,其中国内约8.9万平方米,国际约6.1万平方米;查验中心约1万平方米;快件中心约1.3万平方米。2023年1月,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开放通过国家验收组验收,天府国际机场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通过国家正式验收口岸;2023年12月,天府国际机场一次性获批4类指定监管场地,成为四川省首个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冰鲜水产、食用水生动物、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已获批,药品、生物制品指定口岸已建成。目前,已建立鲜活易腐农产品通关查验绿色通道,实现7×24小时预约查验通关机制,实现冰鲜水产品“两段准入”监管便利举措和“多点交运”创新监管模式,降低货物在港滞留成本。
临空产业发展迅猛
目前正全力推进国际空港经济区(东部新区片区)建设,加快实施项目57个,总投资650亿元。魏实现全链条服务企业发展需求,全国首个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正式投用。吉尔吉斯物流通道与国际贸易战略合作项目被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
在航空物流方面,依托货站及空运资源,强化货物集散功能,聚焦快递快运、航空货代、中转分拨、供应链服务、跨境电商物流五大领域。已建立义乌空空转关通道,聚集广州、深圳、拉萨、乌鲁木齐等地货物经天府中转至国际国内。下一步,持续推动国际、国内中转业务量质双升。已签约落地普洛斯、顺丰、丰树、中外运等重点项目6个,总投资64亿元。川航天府物流基地,覆盖欧洲、亚洲等重要城市,货邮吞吐量达15万吨每年,2023年开通8条全货机航线,4月20日开通天府—布鲁塞尔;2024年4月1日开通天府—班加罗尔全货机航线,5月11日开通双流—华沙—天府全货机航线。普洛斯天府物流园,专业化仓储设施10万平方米,目前已投产运营。顺丰天府物流园,满足快件量7000万件每年,目前已开工建设。
在航空维修和制造方面,依托机库及飞机流资源,聚焦航线维护、定期检查、飞机改装、终端成品研发制造和关键器件研发制造五大领域,签约落地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海目星、锦鑫等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208亿元。
在临空商贸方面,依托航站楼及人流资源,聚焦商业贸易、临空会展、特色消费、文旅集散、跨境电商五大领域,签约奥特莱斯等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201亿元。
交通配套日趋完善
围绕天府国际机场,成都东部新区规划形成“6铁4轨4高4快多主”骨架路网体系,实现机场外联内畅。
在铁路方面,已开通成渝高铁、成渝铁路、成宜铁路3条,投用三岔湖站、天府机场站两座客运车站;成渝中线高铁已启动建设,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成都外环铁路、成渝铁路改线项目正开展前期研究。建成后,可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区域主要城市1小时可达天府国际机场。直接引入机场的铁路线为成宜铁路。
在城市轨道方面,地铁18号线(火车南站至天府机场北站段)已建成投用,18号线(天府机场北站至临江站)、S3线正在建设,预计2024年底建成; S13线正开展可行性研究,争取2025年启动建设。建成后,可快速串联成都主城区、简阳、资阳、眉山等区域,实现成都主城区30分钟可达机场,30分钟与双流机场互联。
在高快速路方面,“2横2纵”高速路网骨架已基本形成,天府机场高速(成资渝高速)、成宜昭高速、第二绕城高速、第三绕城高速已建成通车;金简仁快速路、金简黄快速路、成资快速路已建成通车,实现成都中心城区与天府国际机场快速连接,保障极端天气下通行条件。(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