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观察 王攀
“中江挂面卖得还可以,就是有些消费者在反馈,一是不好煮,再就是有点咸。”近日,德阳市政协委员、中江挂面非遗工坊带头人李泽,再次来到德阳市区的特产店、星级酒店走访,了解市场行情和消费者的意见建议。
李泽走访了解到的这两个问题,一直是制约中江挂面走向更广阔市场的瓶颈。事实上,长期以来,包括德阳市政协、中江县有关部门在内的众多单位,都在推动中江挂面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近日,德阳市科协又传来消息,一项致力于解决中江挂面“有点咸”的科研攻关,或将在不久后启动。
李泽(左)走访调研中江挂面产业。 受访者供图
解决消费者痛点,打开更广阔市场
中江挂面源于宋朝,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制作工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中江挂面,需经历18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方可完成,全程需要16小时。其中,发酵环节需要加入食盐,这正是中江挂面咸味的由来。
中江县东北镇觉慧村因盛产中江挂面,也被称为挂面村。每年9月中旬至第二年5月中旬,是手工制作中江挂面的最佳时段。最近,位于觉慧村的德阳杰慧粮油有限公司内,已没有挂面手艺人制面的场景。李泽是这家企业的负责人,但他没有闲着,而是在忙一件“大事”。
“经德阳市科协牵线,中国农业大学将和公司联合成立专家工作站,并进行科研攻关。”李泽说,目标就是在保证中江挂面传统风味的前提下,降低含盐量甚至去掉盐分,以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的标准,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游客近距离感受中江挂面制作。 王攀 摄
中江挂面细如针白如雪,因用盐发酵还留有气孔。因而烹煮时,需要汤宽,且最好用鸡汤、鱼汤或煎蛋汤,才能煮出更佳口感。而后,再加上猪油、煎蛋、青菜、葱花,才能成其为一碗美味的中江挂面。但对外地消费者来说,这样的烹饪方法稍显复杂。
“为此,我们一方面在外包装上印上了烹调方法,另一方面也开发了蔬菜面、鸡汤面、鸡蛋面等不同口味的中江挂面。”东北镇有关负责人说,同时,为了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也开发了预制面系列产品。
据了解,目前,中江挂面不仅行销国内,也进入了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外市场。但这不是终点,德阳市政协还链接到了欧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理事会,寄望通过这一桥梁,将中江挂面与德阳其它特产,一同打入欧洲市场。
挂面文化的千年传承,需要“形神兼备”
这两天的挂面村虽然已没有制作挂面,但村里依旧忙得热火朝天。“中国挂面村农文旅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
中江县有关部分负责人表示,这是中江县2024年重大项目中排名榜首的项目。“目标是要打造成国家知名非遗活化研游目的地、中江乡村振兴龙头项目、中江文化建设示范工程、中江首个4A级旅游景区。”
中江挂面的千年传承,也是德阳市政协长期关注的焦点。为更好推动该项事业,政协委员“双助”工作站于2022年9月在挂面村挂牌。工作站有13名省市县三级政协驻站委员,既包括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方面的专家型委员,也有基层委员。
“这为委员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履职平台。”德阳市政协秘书长刘述明说。
“中国挂面村农文旅项目”一角。 王攀 摄
如今,一期项目修建的数座川西民居风格的院落已基本成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拆旧建新”后的新民居,依然保留了晾晒挂面的空间。“中国挂面村农文旅项目”的规划,皆出自清华大学设计院设计师之手。
不只联系聘请项目设计师,德阳市、中江县两级政协还充分发挥广泛联系界别群众的优势,为项目引来了资金等多种资源,助推项目快速推进。据介绍,打造一新的挂面村预计将于国庆节对外开放。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江挂面手艺人随着老龄化等因素到来,从事这份“苦差事”的人正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甚至有失传的隐忧。如何让中江挂面的千年传承“形神兼备”,这是当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德阳市政协一份《关于保护中江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中这样提到:认定一批符合条件的非遗传承人;鼓励手艺好、有工匠精神的传承人广纳弟子;出台鼓励政策支持适龄青年选择挂面行业就业……
查看原图 2.1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