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雨季的到来,作为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防治的云南省大关县,为有效防范地质灾害的发生,大关县采取“人防+技防”的方式,建立起群测群防地灾防治网络。通过县、镇(乡)、村、组四级认真排查,及时整治,对全县现有的32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现群测群防全覆盖,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大关县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每年进入汛期,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便成为了每天巡查的重点。一大早,社区地质灾害监测员便带着卷尺台账来到了县城一处地灾隐患点进行巡查记录。据监测员介绍,当前每天的监测都是严格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的“三查”制度进行,多的时候要进行五次左右的监测。
大关县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通过制定地质灾害相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分级,确保每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有责任人、监测人。同时,发动群众开展不留死角、盲区的地质灾害巡排查,积极入户动员群众避险搬迁,发放“两卡”,提高群众防灾、识灾、避灾意识与能力。
“在去年五月份,我们小区坝子里的地质灾害检测仪器报警后,县委政府的工作人员就及时入户来动员我们搬迁,我们整个小区的全部住户很快就撤离了,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很安全”。地灾隐患点搬迁群众吴秋梅一家去年五月搬离了小区。
目前,大关县共有32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落实监测人员373名,共安装了91处普适性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按照人防+技防的工作要求,建立了群测群防制度,多次开展群众以临灾状态下逃生避险为主的应急演练。在组建126精准化预警信息的条件下,建有滑坡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点,通过雨量仪、地表位移监测仪器、预警喇叭等设备实现滑坡点动态监测,确保对灾害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
为积极应对地质灾害威胁,大关县采取“防、治、迁”三篇文章扎实做好地灾的防治工作。在防方面建立了县、镇、村、组的四级群测群防的网络体系。“治”方面累计投入了1.1亿元,对全县18个地灾点进行了治理,并取得了实效。“迁”方面采取对地灾点严重没有治理空间的区域,让群众搬迁,彻底摆脱地灾威胁,全面筑牢地质灾害安全防线。
据悉,为最大程度减轻地质灾害风险,大关县正全力统筹推进全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工程建设。当前,位于大关县靖安镇规划用地面积87680.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81408.44平方米的地灾避险搬迁安置区项目,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当中,预计一期、二期工程的1382套住房截至12月30日能相继全部交付使用,第三期工程已全部启动。
云南网通讯员 申知铭 何桂花 陈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