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夏至,就入秋了?

央广网长春6月22日消息(记者张学龙)上一周热够呛的吉林各地,在刚过去的周末都经历了一次难以置信的大幅降温。前几天穿半袖T恤还觉得热,这两天的温度穿上夹衣都觉得冷。有网友拿出了老段子来解嘲:再坚持仨月就供暖了。刚刚入夏没几天的吉林,气温着实让人意难平啊。
尽管夏至已经过了两天,但其实吉林的气象学上的夏天来了也没几天的时间。由于无法持续5天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上,吉林今年迟迟入不了夏。
但从6月17日开始吉林各地的气温急剧升高,6月17—21日,吉林省各地气温居高不下,气象学上的夏天终于到了吉林。
夏天为何来得如此迅猛?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首席预报员胡中明对记者说,“本次高温主要受大陆暖高压控制,地面盛行西南风,将华北热浪向东北推进。”前期周一到周五(6月17—21日),全省平均气温23.4℃,比常年平均20.5℃高2.9℃,位于历史同期高温第六位,其中东部通化、白山、长白山地区平均气温都突破历史同期高位纪录,其中19日这天是高温鼎盛的一天,全省平均气温为25.4℃,比常年平均高出5.1℃,高温位于历史同期的第二位,四平地区当日平均气温达27.9℃,突破历史极值。
但从22日开始,气温又从高处迅速滑落,23日和24日的天气和上一周相比,让人想起小时候书本上介绍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天气“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盆吃西瓜”。
22日全省平均气温为20.2℃,23日气温继续下滑,全省平均气温为仅为16.8℃,比常年平均低4.1℃,中西部地区都位于历史同期低温第2—4位。与19日相比,平均气温下降8.6℃,23日白天除西北部和东南部少数站外,吉林省大部气温都在20℃以下,东部地区甚至只有14℃左右,同时伴随着3-4级的偏北风,体感温度更低。
以往雨季到来,气温下降很正常,但像今年忽高忽低这么明显,究竟何因?
吉林省气象台台长陈长胜解析,本次低温降水天气是由于东北冷涡频繁光顾引起的。东北冷涡是气象学的一个描述天气系统的专业术语,通俗来讲它是一种高空的、冷性的、旋转性的涡旋系统,通常会带来冷空气、阴雨和强对流天气。
在这种系统下,往往会出现持续的低温、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这也是冷涡天气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冷涡自西向东移动,500hPa高度上冷中心强度达-16℃,700hPa高度上冷中心强度达0℃,冷气团势力强且深厚,同时高空槽前的西南急流被西北急流替代,使得吉林省气温大幅下降,经历了气温从异常偏高到异常偏低的转换。
由此过山车式的温度变化,对于农作物有何影响呢?
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农业气象专家马树庆告诉记者说,“吉林西部地区前期雨水少,这次降水后岗平地土壤墒情会比较适中,能够促进后期作物生长;中部地区由于降水落区与前期有所重合,低洼地块农田可能出现内涝情况。”
根据吉林省气象台的天气预报,预计27日前后,吉林省各地将迎来晴好天气,低洼地块可抢晴天加强农田管理,及时疏通沟渠,排出农田积水,后期天气转晴,进行中耕除草,同时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