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泉州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现场会上,福建锐丰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小玉在做分享的过程中,提到了一项特别的计划,即与华大石材研究院共同开发异形不落地生产线。
在此之前,锐丰源石业已经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合作,去年7月启用了国内首条“5G+视觉检验自动生产流水线”。该生产线可以让平板加工不落地,一经投入,效率大大提升,日产量500平方米,用工数从原来的27人缩减为6人。用地面积也从原来的5800平方米,变成了1500平方米,大大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
这次新开发的异形不落地生产线预计将进一步推动石材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满足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市场需求。锐丰源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正成为石材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引领者。
让不落地生产成为现实
在锐丰源的智能工厂内,醒目的5G智能生产线正高效地运转,其独特的不落地生产方式标志着石材行业生产自动化新时代的到来。
这条去年投入使用的生产线,仅需6名工人,日最大产能1000平方米的产品。这一生产线的核心亮点在于节省空间、提升效率和人力成本的大幅削减。
吴小玉告诉记者,5G智能生产线投入以后,用工人数大大减少,以前需要人工操作的工序现在由自动化设备和机械臂完成。这些设备都是系统自动化操作,执行任务的动作都是固定的,因此网络的畅通就显得极为重要。卡顿一秒就可能导致人员受伤和物品损坏。因此,5G网络不可或缺,中国联通的5G内网已经布满车间。
该生产线的应用,优化了石材板面的四边加工、清洗、烘干和防护流程,使得这些工序无需落地即可完成。与传统清洗方法相比,5G智能生产线采用的技术更为先进,有效解决了侧面清洗不彻底和防水问题,并且解决了防护不均匀的老大难问题。
2024年,公司与华大石材研究院合作,成功研发了石材马赛克艺术画的数字化工艺及装备,以及立体石雕制品的机器人核心制造技术和智能装备的应用,此技术也被列为省科技重大项目指南。此外,与厦门大学合作开发的3D打印工业模型,以及与中国联通共同研发的“AI之眼”安全生产智能管理系统,均为公司的数字化战略添砖加瓦。
未来,锐丰源计划继续深化与华大石材研究院的合作,探索异形不落地生产的可能性,从而实现生产模式的现代化转变。同时,锐丰源将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广AI技术在全员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并与多家高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以支持石材行业数智化转型的落地服务。
首家“石头牛工厂”
在石材行业中,锐丰源以其前瞻性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企业。自2019年开始,锐丰源通过引入智能制造,逐步实现了对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第一年,锐丰源通过智能桥切C500和单反级智能扫描仪的引入,为石材切割和扫描提供了自动化解决方案。这些设备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出错率。到2022年,公司已经新增S600系列机台,使得工厂内智能机总数达到行业之首。这些设备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交付周期。
据介绍,通过智能制造,锐丰源的产量以接近30%的增长率逐年攀升,同时用工人数减少了约45%,由原来的200人降至约120人。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也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石材出材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提高了约22.58%,交付周期也缩短了约15%。此外,产品不良品率降低了约17.6%,生产效率提高了约45%。
不仅如此,锐丰源还通过智能制造实现了安全、绿色、环保等方面的优化。在安全生产方面,智能设备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工人受伤的风险;在绿色生产方面,智能设备的使用减少了石材切割过程中的粉尘和噪音污染;在环保方面,自动化生产也大大减少了废料的产生。
通过引入智能制造,锐丰源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用工压力,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交付周期。未来,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精进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锐丰源将带领石材行业走向更智能的明天。
THE END
记者:蔡静琦 黄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