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宇转生成为商业游戏公司这档事
游戏智库
2024-06-24 20:37
发布于上海
游戏领域创作者
“你可以说我们是没有节操的商人,但没有一家公司可以一直吃老本。”
——大宇资讯新任总经理陈瑶恬
这句话算是大宇资讯对近期发生在自己身上两大事件的一个“解释”。5月14日大宇宣布,将出售经典IP《仙剑奇侠传》与《轩辕剑》的版权,随即被称为“轩辕剑之父”的前总经理蔡明宏离职。这让大宇背上了“毁基业”的骂名。
而接任的陈瑶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大宇在游戏行业活下去。对于没有“双剑情节”的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财务数据表现更重要。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双剑”和“未来”,幸福二选一
根据此前大宇董事长凃俊光发布的Facebook贴文(目前帐号已关闭),其在2014年入主大宇后,通过并购等方式为公司引进了诸多业务,包括合正科技(电机设备供应商)、全达国际(电子零件代理商)、红阳科技(第三方支付)等。公司营收也从2014年的3.3亿元新台币一路飙升至2023年的33亿元新台币,而游戏营收占比顺路下滑至15%以下。
在此期间,大宇每年都会投入上亿元用于游戏研发。比如《轩辕剑七》和《仙剑奇侠传七》,都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虚幻引擎开发,向3A大作看齐。只是,结果不尽如人意。
“这两款游戏可以说是孤注一掷,是我们留给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把双剑拿去和所有的大作PK。”最终,《仙剑奇侠传七》卖出了50多万套,勉强回本。但对于《轩辕剑七》,陈瑶恬用了“大败”二字来形容。这背后有一些内部原因,也不乏大环境的驱使。但对于玩家来说,原因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双剑已经没有当年那么吸引人了。
“我们不可能再花5到8年去磨一把不确定能否使用的剑”,所以陈瑶恬也赞成卖掉双剑IP,“让双剑发扬光大,这件事情是我们做不到的,不如就此换一换心态,让新主人带领仙剑之魂、轩辕剑之魂永远走下去。”
这就是陈瑶恬的取舍。所以后续大宇资讯把内部开发团队“DOMO小组”拆成7组,各自规划中小型的游戏。恐怖游戏《女鬼桥》,就是相对比较成功的案例。但是,极少数产品的成功,始终无法让游戏部门摆脱入不敷出的窘境。据了解,大宇已经进行了内部架构调整,包括优化部分游戏研发团队。
自负盈亏路漫漫,游戏发行扛重任
陈瑶恬表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游戏业务自负盈亏。”
游戏研发方面,大宇会重新审视所有游戏的开发进程。5年亏5亿元的情况不能再发生;较为成熟的恐怖游戏工作室会持续发展;其他研发团队再次打散。“未来3个月,我们鼓励大家提出创意,单机、手游或任何平台都可以,确定方向后抓紧预算和进度投入研发,我们还是要持续做游戏。”陈瑶恬说。
游戏发行业务,有望成为大宇整体游戏业务的核心。2023年,大宇代理了移动游戏《想要成为影之实力者》,凭借IP的超高人气,10月上线后便登顶GooglePlay免费榜,同时闯入畅销榜Top5。数亿元级别的营收,为大宇的游戏代理业务扎了一针强心剂。2024年6月12日上线的《洶湧海豚》,更是至今霸占着免费榜榜首。此外,今年内大宇陆续会有代理游戏面世。
“游戏代理的主战场还是繁体中文市场,之后会扩展到全球,包括巴西、墨西哥、中东等蓝海市场。另外,我们也在这些市场测试休闲益智类游戏。”陈瑶恬说,“希望年底可以实现自负盈亏,至少养活我们自己(游戏部门)。”他希望游戏发行业务实现3到5倍的增长,才能带动游戏业务的营收回归健康的状态。
结语
失去了双剑的大宇,还是原来那个大宇吗?
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特修斯之船”概念:如果一艘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现在你看,大宇也不能这么单纯了,我们更像是一家商业公司。”陈瑶恬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