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
参观了李鸿章故居,沿淮河路继续向西,这里有一座江淮大戏院,听说在合肥当地比较有名气,所以过来看看。此处已离开了步行街的范围,爬上一座奇怪的公交车站台二层,透过树缝,看到了马路对面的大戏院,灰色的墙身,绿色的琉璃瓦,中西合璧的造型。据说这里曾经非常辉煌,只可惜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变得有些落寞。
离开大戏院,原路返回,准备去淮河路另一侧的那座明教寺。明教寺也是一处国家级文物,其最初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这里是曹操所筑的教驽台,难怪周围都是平地,这座寺院却建于高台之上,刚才经过时还觉得有些奇怪。
教驽台高4.3米,面积达3800平方米,以土堆成,四周围以条石,呈覆斗状。根据史料的记载,为抵御东吴水军,曹操曾在此驻扎并训练500名弓弩手,因而得名。离此不远处的逍遥津,就是当年的战场,张辽也因此逍遥津之战,而威震江东。
台上的寺院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属禅宗临济宗寺院,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初建寺院毁于隋末兵变,唐大历年间代宗皇帝诏令重建,取名明教院,明时改称明教寺。清咸丰三年又毁于战火,同治九年重建,民国时部分建筑被日军飞机炸毁,解放后又多次重修。
明教寺是一个收费景点,售票点在教驽台底层比较隐秘,记得登台前先把票买好,免得上下多跑一趟。走进寺院,发现高台上的空间并没有想象的大,也限制了寺院的发展。迎面就是大雄宝殿,天王殿充当了山门。
在大雄宝殿的旁边,有一座凉亭,上面写着“古屋上井”匾额。亭下有一古井,据说为当年曹军汲水之用,因井口高过四周的民房,所以称屋上井。看井石上被井绳磨出的一道道凹槽,也能感受到其所经历的岁月沧桑。
寺院一角,还有一座钟亭,为重檐翘角设计,亭上悬挂“教驽梵钟”匾额,亭内则吊着一口大钟,上面刻有“庐州明教寺”的文字。大钟铸于清道光年间,声音悠扬清远,当年其音可传遍老城。
(极客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