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晚,《康熙与路易十四》进黄埔古村观影活动在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村左垣家塾举办,吸引了当地众多学生及居民参与。
本次活动由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广电传媒集团、广州市黄埔古村文化传承促进会联合举办,向观众再现300多年前中法两国交往的历史故事,为古村居民和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传承与活化,探索服务社区新形式
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活化与传承古村品牌文化;是对古村历史底蕴的一次深入挖掘和文化传承的积极推动,也是学校与广州广电传媒集团共建“潮墟文旅融合社区教育基地”探索服务社区的新形式。
黄埔古村是广东省古村品牌文化传承与活化社区教育示范基地,为2021年省级继续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由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牵头,与广州市黄埔古村文化传承促进会及各村委共建。
该基地负责人张容容表示,本次开展《康熙与路易十四》活动,体现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坚持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的办学思路,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全新探索方式。
校企社齐合作,影内与影外联动推进
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讲述了黄埔古村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地位,校企社合作送电影进村的意义正在于将影内影外联动起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记忆联结点。
黄埔古村是广州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活动点——黄埔古村左垣家塾是广州十三行相关历史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现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在黄埔古村里,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民俗、丰富的民间故事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了古村独特的文化风貌。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2018年成立电影技术学院,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把电影拍摄片厂、社区教育基地建成实践教学课堂,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显著。
当晚在影片播放前,相关嘉宾进行互动分享。广州市黄埔古村文化促进会会长杨梅表示,三百多年来,黄埔古港古村曾“一口通商”85年,促进世界文明进程;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现场。《康熙与路易十四》这部影片,展示了中法文化互鉴,加强了中法两国的交流。
中法合拍影片,再现文化交流与碰撞
《康熙与路易十四》是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出品的一部中法合拍纪录电影。
影片讲述了300多年前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数学家远赴中国,与清朝皇帝康熙展开积极互动,两国开启科技、商贸和思想文化交流的历史故事。
该片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法两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电影制片人徐斌介绍:“影片通过法国使节在中国的学习和交流,展示了两种文化在科技、商贸和思想上的碰撞与融合,使学生和村民能够直观感受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融合。影片中的《皇舆全览图》和康熙真迹《圣祖算草》等珍贵文物,不仅体现了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也展示了中法两国在科技和文化上的交流。”
本次观影活动结束后,观众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古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黄埔古村居民陈先生表示:“电影中的康熙与路易十四,两位不同国度的君主,他们的智慧交锋和文化碰撞让我深感震撼。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观影后,我更加明白了与其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文化碰撞,为黄埔古村的文化传承注入更多活力与魅力。”
文 | 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朱晓辉
图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