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医院看病,停车是一大难题,对行动不便或急症患者更感觉“发愁”,对此,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尝试辟出临时停车位“星车位”,在门诊、急诊入口处专门划出区域,让行动不便或急症病人能及时下车;就诊期间遇到各类问题,去哪里反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开出“沟通驿站”围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做加法”……这些均为今年浦东新区卫生健康系统党建高质量发展项目涌现出的特色做法。
6月21日,浦东新区卫健系统举办党建高质量发展项目大赛决赛。该项目自今年2月启动申报立项,经层层选拔,共36个党建项目入围决赛。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该活动注重加速项目成果转化,共形成或优化工作制度227项,工作流程150项,创新工作模式11项。
到医院做检查要排队、看专家预约挂不到号......老百姓就医过程中有些“不如意”,如何及时发现疏通“堵点”?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党建高质量项目——基于改善就医感受的“一站式”投诉解决模式构建,把“分级办理”升为“统一受理”,医院专门设置医患沟通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进一步优化接诉服务流程。
浦东医院党委书记施庆红表示,医院还有一个党建高质量发展项目——基于1+X+N模式构建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机制,“希望结合这一系列项目的推进, 不仅解决一个问题,更能对突出问题分类梳理、归集,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
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党建高质量发展项目推进下,医院党委组织多部门联动组建了一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团队。具体做法包括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星空间”,集咨询服务、便民服务、综合业务办理、投诉接待等功能为一体,实现“多部门多窗口办理”到“一窗受理”的转变,尽力让医疗资源围着患者转;设立临时停车位“星车位”,让行动不便或急症病人能及时下车,同时,停车管理人员协助患者进入就诊区域,协调车辆尽快驶离,提升惠民车位的使用效率;由医务社工、医护人员、社会志愿者三方共建志愿团队,为就医有困难的患者提供免费陪诊服务等。
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主席刘庭芳教授谈到,医院品质管理工具在实践中开展应用推广12年来,全国已有8000余家大中型医院、近100多万名医务工作者投入管理应用实践。浦东卫健系统在党建工作中引入管理工具,不仅是对管理工具应用领域的拓展,更是对党建工作理念的创新和提升。
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书记、卫健委主任白云表示,党建高质量发展项目创新构建了多样化管理工具运用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党建工作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利于促进医疗服务创新提质增效。
下一步,浦东新区卫健工作党委将组织系统各级党组织进一步梳理完善、总结提炼党建高质量发展项目成果,努力形成创新举措,推进浦东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者:唐闻佳
文:唐闻佳图:受访方供图编辑:唐闻佳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